[发明专利]丙烯酸稀土改性PVC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4630.0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9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玺;吴豪;赵峰;曹鸿璋;葛瑞祥;陈明光;于晓丽;芦婷婷;曹璐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联丰稀土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包头稀土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14/06 | 分类号: | C08F214/06;C08F220/06;C08F2/42;C08F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01600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酸稀土 共聚反应 改性PVC 稀土离子水溶液 丙烯酸 后续加工过程 节约生产成本 氯乙烯单体 弱酸性条件 反应条件 搅拌转速 重量份数 萃取反应 分散剂 引发剂 终止剂 聚合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烯酸稀土改性PVC的生产方法,包括:将丙烯酸与稀土离子水溶液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萃取反应,制成丙烯酸稀土化合物;将丙烯酸稀土化合物加入到PVC的共聚反应中,共聚反应按照反应条件进行聚合,共聚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55~58℃,搅拌转速300~330r/min,反应时间250~450min;共聚反应中的物质按照重量份数记包括:水10000~30000,氯乙烯单体10000~25000,分散剂1~20,引发剂50~150,丙烯酸稀土1~200,终止剂1~30。本发明在PVC生产过程中能够提高PVC树脂的理化性能,使得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可以减少其他助剂的使用量,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PVC的生产技术,具体说,涉及一种丙烯酸稀土改性PVC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VC)在五大通用树脂中以成本低廉、理化性能优异而著称,其在工农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PVC热稳定性差、力学性能不好、耐老化性能差、耐寒性能不好等一些缺陷,需要对PVC进行改性处理,以达到一些特定的要求。
PVC改性的办法主要分为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物理改性是将PVC与其他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通过共混的方法进行改性,化学改性是指在PVC聚合过程中加入另一种或多种物质共同参与聚合反应来增强PVC的性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丙烯酸稀土改性PVC的生产方法,以丙烯酸稀土为改性剂参与PVC的共聚反应,使得丙烯酸稀土和PVC树脂接枝共聚,在PVC生产过程中能够提高PVC树脂的理化性能,使得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可以减少其他助剂的使用量,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丙烯酸稀土改性PVC的生产方法,包括:
将丙烯酸与稀土离子水溶液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萃取反应,制成丙烯酸稀土化合物;
将丙烯酸稀土化合物加入到PVC的共聚反应中,共聚反应按照反应条件进行聚合,共聚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55~58℃,搅拌转速300~330r/min,反应时间250~450min;共聚反应中的物质按照重量份数记包括:水10000~30000,氯乙烯单体10000~25000,分散剂1~20,引发剂50~150,丙烯酸稀土1~200,终止剂1~30。
进一步:丙烯酸稀土化合物的稀土元素包括:钪、钇、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丙烯酸稀土化合物的稀土元素包括:镧、铈、镨、钕、钐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分散剂选用:GH-20、GH-23、KH-20、KH-17、7206、E50、P50、60HD50、DH-45、LL-02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引发剂选用LPO、BPO、HPP、EHP、CNP、DCPP、AIBN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终止剂选用二乙基羟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效果包括:
1、本发明以丙烯酸稀土为改性剂,直接参与PVC的共聚反应进行化学接枝共聚,可有效地提高PVC树脂的理化性能,例如抗老化性能,可减少PVC树脂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其他助剂的用量,有效的节约生产成本。
2、丙烯酸稀土的制备过程简单,整个过程绿色环保,无有毒有害物质产生。
3、改性PVC作为一种专用料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联丰稀土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包头稀土研究院,未经内蒙古联丰稀土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包头稀土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4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