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元重建结果匹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4121.8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7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周航;曾绍群;李诗玮;全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8/30 | 分类号: | G06F8/3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廖盈春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元 重建 结果 匹配 方法 | ||
1.一种神经元重建结果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导入多个数字化树型神经元重建文件,并获取每一个数字化树型神经元重建文件所对应的骨架点集合;
(2)根据所述步骤(1)中神经元的结构及规模特性,构建多维哈希容器;
(3)根据所述多维哈希容器,为所述步骤(1)导入的每一个数字化树型神经元重建文件创建一个多维哈希容器,并将每一个数字化树型神经元重建文件所对应的神经元骨架点集合保存到对应的多维哈希容器中;
(4)根据所述步骤(3)创建的多维哈希容器,对每两个多维哈希容器内的元素进行搜索匹配,输出匹配结果;
所述步骤(4)中根据所述步骤(3)创建的多维哈希容器,对每两个多维哈希容器内的元素进行搜索匹配,输出匹配结果,其过程具体包括:
(4.1)指定构建匹配范围的规则,并输入用于构建匹配范围的参数;
(4.2)根据所述步骤(3)创建的多维哈希容器,从中选取两个多维哈希容器,分别作为第一多维哈希容器和第二多维哈希容器,使得所述第一多维哈希容器和所述第二多维哈希容器之间没有执行过匹配操作;所述第一多维哈希容器所对应的神经元重建结果为第一神经元重建结果,所述第二多维哈希容器所对应的神经元重建结果为第二神经元重建结果;
(4.3)对于所述第一多维哈希容器中的一个元素,即存储的神经元骨架点,根据所述步骤(4.1)指定的构建匹配范围的规则及输入的参数构建所述神经元骨架点对应的匹配范围;所构建的匹配范围中,包括一系列离散点,其中每一个离散点都与所述神经元骨架点匹配;对于每一个离散点,搜索所述第二多维哈希容器;如果能够在所述第二多维哈希容器中搜索到任意一个离散点,则所述神经元骨架点为匹配的一致点;
(4.4)遍历所述第一多维哈希容器中的每一个元素,执行步骤(4.3),从而确定所述第一神经元重建结果与所述第二神经元重建结果中所有的一致点;所述第一神经元重建结果与所述第二神经元重建结果中除去一致点之外的点,即为差异点;将所有的一致点和差异点作为匹配结果输出;
(4.5)根据所述步骤(3)创建的多维哈希容器,从中选取两个多维哈希容器,使得所选取的两个多维哈希容器之间没有执行过匹配操作;若存在这样的两个多维哈希容器,则执行步骤(4.2)~(4.5);若不存在这样的两个多维哈希容器,则匹配过程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元重建结果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获取每一个数字化树型神经元重建文件所对应的骨架点集合的过程具体包括:若数字化树型神经元重建文件中神经元重建结果的保存形式为离散点序列,则直接读取该离散点序列作为该数字化树型神经元重建文件所对应的骨架点集合;若数字化树型神经元重建文件中神经元重建结果的保存形式为非离散点序列,则先将神经元重建结果的保存形式离散化为离散点序列,然后将该离散点序列作为该数字化树型神经元重建文件所对应的骨架点集合;在根据数字化树型神经元重建文件获取到的骨架点集合中,每一个骨架点对应一个多维向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元重建结果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构建多维哈希容器的过程具体包括:
(2.1)根据神经元中神经纤维在三维空间的稀疏特性指定多维哈希容器的数据结构类型,神经元骨架点中与多维哈希容器相对应的维度为特征维度;
(2.2)根据目标神经元的规模定义哈希函数,并输入相关的哈希函数参数,用于计算在多维哈希容器中存储神经元骨架点的哈希地址;
(2.3)定义处理哈希冲突的方法;在根据哈希函数计算哈希地址发生冲突时,根据定义的处理哈希冲突的方法对哈希冲突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41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