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洗针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3658.2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4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微系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23 | 分类号: | B08B9/023;B08B9/032;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11352 | 代理人: | 李佳铭,沈汶波 |
地址: | 20002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针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针池。
背景技术
一般的血液样本都是采集在试管中,然后通过加样针将样本转移到加样槽中,再通过加样针添加各种试剂来进行标本预处理,然后将预处理之后的标本进行光学、电子、振动等信号的采集。这样就需要一种用于清洗加样针的装置,进而减少样本之间的交叉污染,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一般现有的检验仪器的洗针池大部分都是单一的水槽清洗模式,即通过水流的冲刷使采样针保证整洁,但是这样做会使得针外壁有挂壁的现象产生,为了消除挂壁的现象,许多厂商在针的外壁进行了疏水涂层的处理,这样使得针的单价成本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清洗效果好、交叉污染少的洗针池。该洗针池用于清洗加样针,该清洗池有两路清洗通道,一路进清洗液清洗,另外一路进正压气体对取样针进行吹起,从而去除针外壁的挂壁,减少交叉污染。对比传统的洗针池,它不必增加其它成本,只需要在原有的气路中引出一个正压得通道即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针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针池,所述洗针池,包括:底座、上盖,所述底座包括容纳部、废液部、洗液口,所述上盖包括加样针部、第一凹部、至少一个出液口,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容纳部之间形成一储液腔,所述洗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储液腔,通过所述洗液口将所述清洗液注入所述储液腔再经过所述出液口注入所述加样针部,清洗所述加样针部容纳的加样针后,从所述废液部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底座的所述容纳部的侧壁,将所述侧壁贯通,用于通过所述进气口注入正压空气;
所述上盖还包括第二凹部,至少一个出气口,所述第二凹部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储气腔,用于储存所述正压空气,
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凹部,将所述上盖的侧壁贯通使所述储气腔与所述加样针部连通,用于将所述正压气体注入所述加样针部后,通过对所述加样针施加一个朝向所述加样针进口的推力使所述加样针移出所述加样针部,同时,移除所述加样针挂壁的所述清洗液的余留部分,并通过所述废液部将所述余留部分排出所述洗针池。
优选地,所述底座呈柱形,所述容纳部亦呈柱形,形成于所述底座的一个端部,用于容纳所述上盖,所述洗液口设置于所述底座的所述容纳部的侧壁,将所述侧壁贯通,用于通过所述洗液口注入清洗液,
所述废液部呈柱形,形成于所述容纳部的轴向上的一侧,与所述容纳部连通,且与所述底座的另一个端部连通且形成一个废液口,用于排出所述清洗液。
优选地,所述上盖呈柱形,所述加样针部亦呈柱形,形成于所述上盖内,且贯通所述上盖,于所述上盖的两端形成加样针进口和清洗液出口,用于容纳所述加样针。
优选地,所述第二凹部位于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加样针进口之间;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第一凹部沿所述上盖呈一环形均匀分布,且所述出液口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用于使所述清洗液能够完全清洗所述加样针的外表面;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凹部沿所述上盖呈一环形均匀分布,且所述出液口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用于使所述正压空气能够完全作用于所述加样针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位于同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水平面上;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洗液口位于同一垂直于所述底座的水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洗液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废液口分别与一宝塔软管接头连接,用于通过所述宝塔软管接头分别接收所述清洗液、接收所述正压空气及排除所述清洗液。
优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呈一环形分布于所述底座的外侧且所述突出部上设置有卡槽和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卡槽沿所述底座的径向方向对称,用于固定所述底座。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废液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用于防止所述清洗液从所述储液腔泄漏至所述废液部;所述第二凹部与所述第一凹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储液腔和所述储气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相同。
优选地,所述上盖包括盖帽,所述盖帽与所述第二凹部之间设备有第三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储气腔,防止所述正压空气从所述储气腔泄漏。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微系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昌微系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36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空心管材蒸汽清洗机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挡夹丝加热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