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智能有偿回收的方法及垃圾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0045.3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1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钱威;韦文生;陈可华;林细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睿智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徐剑兵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智能 有偿 回收 方法 垃圾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智能有偿回收的方法及垃圾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包装好的垃圾进行称重,获取垃圾的重量;将获取的垃圾的重量发送至数据库中;获取使用者的账户信息;根据垃圾的重量确认使用者;将分类好的垃圾进行计算垃圾的价值;通过根据垃圾的价值后,根据垃圾的价值回馈给使用者,让使用者能够从垃圾分类中获取一定的利益,促进使用者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且不会改变太多其现有的丢垃圾习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回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智能有偿回收的方法及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而现有垃圾的回收主要是通过使用者使用垃圾桶扔垃圾是时候,要靠使用者主动进行对垃圾进行分类,而经常因为一些使用者的垃圾意识薄弱,而造成垃圾乱扔的现象,使垃圾不能得到有效的分类。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解决垃圾桶使用者垃圾分类的意识薄弱而造成垃圾乱认现象的一种垃圾智能有偿回收的方法及垃圾桶。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垃圾智能有偿回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包装好的垃圾进行称重,获取垃圾的重量;
将获取的垃圾的重量发送至数据库中;
获取使用者的账户信息;
根据垃圾的重量确认使用者;
将分类好的垃圾进行计算垃圾的价值;
将计算好的垃圾价值回馈至使用者的账户。
进一步优化,所述“获取使用者的账户信息”具体包括:
通过使用者的外部设备扫描设置在垃圾桶上的识别码获取使用者的账户信息。
进一步优化,所述“将获取的垃圾的重量发送至数据库中”具体包括:
当使用者通过外部设备扫描识别码后将获取的垃圾的重量发送至数据库中。
进一步优化,所述“将计算好的垃圾价值回馈至使用者的账户”具体包括:
将计算好的垃圾价值转换成现金金额转账至使用者的账户。
进一步优化,所述“将计算好的垃圾价值回馈至使用者的账户”具体包括:
将计算好的垃圾价值转换成用于兑换商品的积分回馈至使用者的账户。
发明人还提供了另一个技术方案:一种垃圾智能有偿回收的垃圾桶,包括称重模块、发送模块、辨识模块、区分模块、计算模块和回馈模块;
所述称重模块用于对包装好的垃圾进行称重,获取垃圾的重量;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获取的垃圾的重量发送至数据库中;
所述辨识模块用于获取使用者的账户信息;
所述区分模块用于根据垃圾的重量确认使用者;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将分类好的垃圾进行计算垃圾的价值;
所述回馈模块用于将计算好的垃圾价值回馈至使用者的账户。
进一步优化,所述辨识模块包括设置在垃圾桶上的识别码,所述辨识模块用于使用者通过外部设备扫描识别码获取使用者的账户信息。
进一步优化,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当使用者通过外部设备扫描识别码后将称重模块获取的垃圾的重量发送至数据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睿智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睿智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00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火炙疗法的药棒炙和火熨酒溶液
- 下一篇:一种短蛸暂养塑料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