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位移井漂浮下套管用盲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9854.2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0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王廷瑞;庄纯才;王西贵;朱太辉;陈思路;王帅;霍爱莉;罗欢;张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17/14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王艳飞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位移 漂浮 管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水平井、大位移井下套管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位移井漂浮下套管用盲堵装置。该装置的套管本体内表面上部及下部分别设置有台阶斜面,阀座连接在套管本体内壁上,阀座限位于套管本体内表面上部台阶斜面处,阀座下端与套管本体内壁之间通过耐油密封圈Ⅰ密封,盲堵为实心结构,盲堵通过剪钉固定在阀座中心通道内并通过耐油密封圈Ⅱ密封。本发明实现了串接在浮鞋与浮箍之间,为整个套管柱再增加一个钻井液阻隔屏障,防止浮鞋、浮箍先期失效,提高整个套管串末端的密封能力,抗压密封性能强,可靠性高,不影响后续的固井施工,降低下套管作业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平井、大位移井下套管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位移井漂浮下套管用盲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长水平段水平井或大位移井下套管过程中,由于套管重量过大,在通过斜井段及水平段时,套管柱会紧贴下井壁,与井壁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常规下套管技术存在不能顺利下到设计位置的风险,使用漂浮下套管技术可以解决长水平段水平井或大位移井套管下入难题。常规的漂浮下套管管串结构自下而上为旋转浮鞋+套管1根+浮箍+套管若干根+漂浮接箍+套管若干根+联顶节,漂浮接箍与浮箍之间的套管柱内充满空气,而漂浮接箍以上的套管柱内充满钻井液。这样就增加了漂浮接箍以下套管柱的浮力,由此可见浮鞋、浮箍的密封性能直接关系到套管柱能否顺利漂浮。然而现有的浮鞋、浮箍由于加工制造、井下工况等原因,存在先期密封失效的风险。
浮鞋、浮箍密封失效会造成如下严重后果:
1.在裸眼井段内下入过程中失效,环空钻井液反向高速流动,造成地层垮塌。
2.如果油气层活跃,由于环空液面的下降,钻井液反向高速流动产生抽吸,会导致溢流、井涌、井喷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3.固井碰压后,必须采用井口憋压候凝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位移井漂浮下套管用盲堵装置,该装置实现了串接在浮鞋与浮箍之间,为整个套管柱再增加一个钻井液阻隔屏障,防止浮鞋、浮箍先期失效,提高整个套管串末端的密封能力,抗压密封性能强,可靠性高,不影响后续的固井施工,降低下套管作业风险。克服了现有浮鞋、浮箍密封性能差的不足。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位移井漂浮下套管用盲堵装置,包括套管本体,套管本体上端连接套管接箍,套管本体下端设计有下接头;套管本体内表面上部及下部分别设置有台阶斜面,阀座连接在套管本体内壁上,阀座限位于套管本体内表面上部台阶斜面处,阀座下端与套管本体内壁之间通过耐油密封圈Ⅰ密封,盲堵为实心结构,盲堵通过剪钉固定在阀座中心通道内并通过耐油密封圈Ⅱ密封,盲堵上端锥面与阀座内壁锥面相匹配并被阀座内壁锥面限位,压套连接在套管本体内壁上,压套将拦板压紧在套管本体内表面下部台阶斜面上,拦板上均匀开有多个通孔。
阀座的中心通道为阶梯式通孔结构。
套管本体内表面上部及下部的台阶斜面为45°台阶斜面。
盲堵上端锥面为45°锥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现了串接在浮鞋与浮箍之间,为整个套管柱再增加一个钻井液阻隔屏障,防止浮鞋、浮箍先期失效,提高整个套管串末端的密封能力,抗压密封性能强,可靠性高,不影响后续的固井施工,降低下套管作业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拦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98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微电网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止翻板阀轴套进渣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