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进行高精度总线通信延时控制的全电子引信测试仪及其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9738.0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4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叶海福;周孟哲;郭俊强;毛维平;张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C21/00 | 分类号: | F42C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沈强 |
地址: | 621054***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行 高精度 总线 通信 延时 控制 电子 引信 测试仪 及其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尤其是一种可进行高精度总线通信延时控制的全电子引信测试仪。
背景技术
引信是导弹武器系统上的引爆装置,是整个武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目标、战斗部以及作战的方式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引信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为了实现对引信的高精度时间控制,控制的延时上往往时间精度要求较高。
2013年,《探测与控制学报》第35卷第3期发表的《引信电子安全系统片上可编程测试仪通用性技术》一文中,详细描述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引信电子安全系统片上可编程测试仪,其中,从图2中可以看出,单片机对引信产品没有总线通信接口,无法实现RS422总线通信,更无法实现总线通信的高精度延时控制。
结合基于单片机的引信电子安全系统可编程测试仪的原理介绍,可见,目前全电子引信测试仪在测试引信过程中,无论测试的是哪种类型的引信,在进行测试时,无法实现RS422总线通信数据的高精度延时控制。
如果全电子引信测试仪无法实现RS422总线通信数据的高精度延时控制,那么在进行有此类要求的引信测试时,就不能提供符合要求的高精度延时控制。因此,需设计能够进行RS422总线通信数据的高精度延时控制的测试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进行高精度总线通信延时控制的全电子引信测试仪的技术方案,该方案采用FPGA模块对RS422总线通信数据进行高精度延时控制,能够对需要RS422总线通信数据的高精度延时控制的引信进行测试。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可进行高精度总线通信延时控制的全电子引信测试仪,包括有单片机、FPGA模块、RS422驱动器、AC-DC模块、连接器、DC-DC模块和继电器;单片机分别与继电器、DC-DC模块、FPGA模块以及连接器电连接;FPGA模块与RS422驱动器电连接;继电器分别与AC-DC模块、连接器以及单片机电连接;连接器还与RS422驱动器电连接;AC-DC模块分别与DC-DC模块以及继电器电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单片机与铁电存储器电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单片机与指示灯电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单片机与复位电路电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单片机与晶振电连接。
一种可进行高精度总线通信延时控制的全电子引信测试仪的测试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a、将被测引信通过测试电联与连接器连接;
b、给测试仪接入220V交流电压,打开设备开关,AC-DC模块将其转化为古河引信供电要求的直流电压输送到继电器和DC-DC模块;DC-DC模块将接收的电压转化为单片机工作电压,单片机上电复位后,进行操作系统初始化和内部引脚和相关内部模块初始化,晶振给单片机提供频率信号;
c、控制继电器向连接器输出引信供电信号,引信供电初始化;
d、单片机通过内部UART模块给FPGA发送指令,FPGA收到UART指令后,进行解码,将相关解保信号进行高精度延时延时输出;RS422驱动器对解保信号进行电平转换,通过连接器输出给引信;
e、完成解保控制后,单片机通过连接器输出引爆指令,引信输出引爆信号;
f、引信发出引爆监测信号,单片机把引爆监测信号的数据存入铁电存储器中,然后进行引爆监测信号的状态识别,指示灯进行结果显示;
g、如果引爆监测信号各项状态指标与预定相符,则“引信测试结果”处显示蓝灯,灯亮持续1秒熄灭;如果各项状态指标与预定不符,则“引信测试结果”处显示红灯,灯亮持续1秒熄灭;
h、测试结束后断开引信供电信号。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本方案能够对RS422总线通信进行高精度延时控制,能够对有此类需求的引信进行测试。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97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