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健康关怀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7196.3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0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潘柏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柏霖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4/38;H04W84/18;H04W88/16;G16H10/60;G16H4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健康 关怀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健康关怀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又称“传感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二十世纪计算机科学的一项伟大成果,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目前,网络功能再强大,网络世界再丰富,也终究是虚拟的,它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还是相隔的,在网络世界中,很难感知现实世界,很多事情还是不可能的,时代呼唤着新的网络技术。
无线传感网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全新网络技术,它是由具有感知、处理和无线通信能力的医疗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方式形成的网络,它能够使我们延伸至更广阔的交互空间,获得围绕我们周围动态的状态信息,实现对于外围世界更加精确而深邃的认识和控制,因而在军事、环境、健康、家庭、交通、制造业、商业、设施管理、运输、安全、空间探索和灾难拯救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产业发展和变革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相关技术中的医疗监测系统功能相对简单,并不能真正实现实时移动应用,或多或少会受地域上的限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和开放性也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健康关怀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采集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提供了一种医疗健康关怀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设备和移动终端设备,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多个用于采集人体病理信息数据的医疗传感器节点,医疗传感器节点采集到人体病理信息数据后将人体病理信息数据传输至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设备,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设备通过实现无线传感网络与以太网、无线局域网及全球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缝切换,将人体病理信息数据通过基础设施网络传到移动终端设备上。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包括依次通信连接的通信模块、信息数据存储模块、信息数据管理模块。
优选地,所述的医疗传感器节点通过血氧探头、脉搏探头、体温探头采集包括血氧、脉搏、体温在内的人体病理信息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摆脱有线设备的束缚,在医院或者无线网络覆盖范围之内,都能够便捷的使用相关移动终端设备监测患者的病理信息。该系统能够实际地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医护人员及病患家属可以便捷的无线远程监控病人病理信息。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的连接框图。
附图标记:
数据采集装置1、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设备2、移动终端设备3、通信模块10、信息数据存储模块20、信息数据管理模块3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疗健康关怀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装置1、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设备2和移动终端设备3,数据采集装置1包括多个用于采集人体病理信息数据的医疗传感器节点,医疗传感器节点采集到人体病理信息数据后将人体病理信息数据传输至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设备2,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设备2通过实现无线传感网络与以太网、无线局域网及全球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缝切换,将人体病理信息数据通过基础设施网络传到移动终端设备3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移动终端设备3包括依次通信连接的通信模块10、信息数据存储模块20、信息数据管理模块3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医疗传感器节点通过血氧探头、脉搏探头、体温探头采集包括血氧、脉搏、体温在内的人体病理信息数据。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摆脱有线设备的束缚,在医院或者无线网络覆盖范围之内,都能够便捷的使用相关移动终端设备监测患者的病理信息。该系统能够实际地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医护人员及病患家属可以便捷的无线远程监控病人病理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运行初期,所有医疗传感器节点都处于激活状态,将网络运行时间划分为不同的轮,每一轮运行初期满足设定的休眠条件的医疗传感器节点进行休眠,剩余的医疗传感器节点进行人体病理信息数据的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柏霖,未经潘柏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71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