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计算系统的资源调配方法、计算系统、介质和服务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5347.1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4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宋健;王佳;高雪挺;朱岩;张顺;张中良;李梓苒;梁鑫;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河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星河世界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05 | 代理人: | 孟潭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 系统 资源 调配 方法 介质 服务器 | ||
1.一种计算系统的资源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计算系统中的计算资源使用情况和任务执行状态以及不同时段的业务量变化规律中的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计算资源使用情况和所述任务执行状态以及所述不同时段的业务量变化规律中的至少之一调配所述计算资源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计算系统中的计算资源使用情况和任务执行状态以及不同时段的业务量变化规律中的至少之一,包括:
通过接口调用方式监控计算系统中现有计算节点资源的CPU和内存的使用率;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计算资源使用情况调配所述计算资源的数量包括:
将所述现有计算节点资源的CPU和内存使用率与预设阈值比较,如果半数以上所述计算节点资源的CPU和内存使用率超过阈值上限,则增加计算节点资源数量,且如果半数以上所述计算节点资源的CPU和内存使用率低于阈值下限,则减少计算节点资源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经调整后的计算节点资源的CPU和内存的使用率,并根据与所述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进一步调整计算节点资源数量,直至半数以上计算节点资源的CPU和内存的使用率处于预设阈值上限和下限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计算资源使用情况和所述任务执行状态以及所述不同时段的业务量变化规律中的至少之一调配所述计算资源的数量,包括:
间隔第一时间将所述现有计算节点资源的CPU和内存使用率与预设阈值比较两次,如果两次均出现半数计算节点资源的CPU或内存使用率超过阈值上限,则增加计算节点资源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U和内存的阈值上限在75-85%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的计算节点资源数量为当前计算节点资源数量的1/3-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计算资源使用情况和所述任务执行状态以及所述不同时段的业务量变化规律中的至少之一调配所述计算资源的数量还包括:
间隔第二时间将所述现有计算节点资源的CPU和内存使用率与预设阈值比较两次,如果两次均出现半数计算节点资源的CPU或内存使用率小于预设阈值的下限,则减少计算节点资源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U和内存的阈值下限在45-55%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少的计算节点资源数量为当前计算节点资源数量的1/3-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计算系统中的计算资源使用情况和任务执行状态以及不同时段的业务量变化规律中的至少之一,包括:
监控业务系统的任务排队情况和业务执行情况;
所述根据所述任务执行状态调配所述计算资源的数量包括:
根据所述任务排队情况和现有计算节点资源调配所述计算资源的数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业务系统的任务排队情况包括:
间隔第三时间查询排队任务是否有变化;
所述根据所述任务执行状态调配所述计算资源的数量包括:
在排队任务没有变化,且排队任务数量大于处于运行状态的计算节点资源数,则增加计算节点资源数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计算节点资源数量包括:
计算排队任务数的1/2-1/3与运行状态的资源数之和是否大于设定的计算资源数量上限,如果是,则增加的计算资源数量为计算资源数量上限与处于运行状态计算资源数之差;如果否,则增加的计算资源数量为排队任务数的1/2-1/3。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业务系统的任务排队情况包括:
间隔第一时间查询处于空闲状态的计算资源数量是否有变化,如有没有变化,且处于运行状态的计算资源数量小于业务系统计算资源的下限,则减少计算节点资源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河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星河世界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星河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星河世界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53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座椅组件的腰部支撑系统
- 下一篇:用于交通工具的可变形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