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交换格式化源代码生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4445.3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8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戚艳兵;戈静;赵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8/30 | 分类号: | G06F8/30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交换 格式化 源代码 生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交换格式化源代码生成方法及工具,属于代码生成技术领域。其由协议解析模块读取协议原型定义文件并生成协议规则,并由协议检测模块测试通过后,根据引擎规则模板和操作系统抽象层,生成基于C语言的数据交换格式化代码。本发明能够实现代码的格式化自动生成,便于代码风格的统一与交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代码生成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数据交换格式化源代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软件开发过程中,用户需求的多变以及软件开发规模的加大,使得软件开发周期变长,成本增加,软件质量降低。大型软件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完成的,因此很多人只注重代码的编写速度,忽略了鲁棒性与可维护性,加上大型软件开发通常由很多人共同参与,编码风格及水平迥异,容易造成严重的差异性。尤其是在数据交换,即协议的编写和参数边界检查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交换格式化源代码生成方法及装置,其能够实现代码的格式化自动生成,便于代码风格的统一与交换。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数据交换格式化源代码生成方法,其根据预设的协议原型定义文件生成协议规则,对协议规则进行测试,测试通过后,根据预先确定的引擎规则模板和操作系统抽象层,生成基于C语言的数据交换格式化代码。
可选的,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读取协议原型定义文件,识别出字段类型、字段声明、字段标签和注释的信息;
(2)根据字段类型、字段声明、字段标签的信息展开嵌套消息流并生成协议规则;
(3)根据协议规则验证参数是否合法,判定协议规则优先级并依据优先级对协议规则进行排序;
(4)根据预设的设计模式,将协议规则按顺序与引擎规则模板中的结构相匹配;
(5)根据引擎规则模板,并结合操作系统抽象层匹配及优化结果生成C语言代码。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交换格式化源代码生成装置,其包含以下模块:
(1)协议解析模块,用于按照预设模式读取协议原型定义文件,生成并展开嵌套协议规则;
(2)协议检测模块,用于验证参数是否合法,判定协议序列优先级,以及生成用于检测代码生成模块生成代码质量的验证代码;
(3)模板引擎模块,用于存储预先确定的引擎规则模板;
(4)操作系统抽象层,用于增强模板引擎的功能,封装跨平台的代码接口并进行平台相关的代码优化;
(5)代码生成模块,用于调用模板引擎模块并结合操作系统抽象层生成C语言代码。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具有标准的代码风格,输出源码为标准C语言。
2、本发明具有良好的跨平台特性,能够兼容linux/windows/Vxworks等多种平台。
3、本发明具有严格的协议检测,能够支持参数范围查询/判断,日志打印以及生成代码质量检测和验证。
4、本发明具有双向格式转换,支持“序列化数据->结构体”以及“结构体->序列化数据”的双向过程。
6、本发明能够实现大小端转换,支持网络字节序/主机字节序转换。
7、本发明使用轻便,高效,兼容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44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