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段多模式机械及液压无级变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3952.5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9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曹付义;李豪迪;张风丽;王浩然;马可;崔梦凯;李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47/04 | 分类号: | F16H47/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张龙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段多 模式 机械 液压 无级 变速器 | ||
1.一种多段多模式机械及液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36)以及并联设置在机壳(36)内的双行星排机械变速器和液压变速器,在机壳(36)内还设有用于控制双行星排机械变速器单独变速输出、控制液压变速器单独变速输出或控制双行星排机械变速器和液压变速器混合变速输出的模式挡位切换执行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段多模式机械及液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行星排机械变速器包括串联设置在机壳(36)内的前行星排和后行星排以及平行于前行星排和后行星排设置的传动齿轮轴(27);所述前行星排包括前太阳轴(42)、前太阳轮(44)、前行星轮(34)、前行星架(35)以及前齿圈(33),前太阳轴(42)与主输入轴(43)传动连接,在前太阳轴(42)上同轴固定有第一齿轮(41),在前行星架(35)上同轴固定有第二齿轮(40),在前齿圈(33)上同轴固定有第三齿轮(9)和前齿圈轴(45),在前齿圈轴(45)上与前齿圈轴(45)可离合设有多个第四齿轮(10);所述后行星排包括后太阳轴(28)、后太阳轮(24)、后行星轮(21)、后行星架(22)以及后齿圈(18),后太阳轴(28)与前齿圈轴(45)可离合连接,在后太阳轴(28)上与后太阳轴(28)可离合设有多个第五齿轮(30),后行星架(22)上同轴固定有第六齿轮(17),在后齿圈(18)上同轴固定有后齿圈轴(23),后齿圈轴(23)与主输出轴(20)传动连接,在后齿圈轴(23)上固定设有第七齿轮(19);在传动齿轮轴(27)上间隔设有与第一齿轮(41)啮合连接的第八齿轮(39)、与第二齿轮(40)啮合连接的第九齿轮(37)、数量与第四齿轮(10)相一致并与多个第四齿轮(10)对应啮合连接的多个第十齿轮(32)、数量与第五齿轮(30)相一致并与多个第五齿轮(30)对应啮合的多个第十一齿轮(31)以及与第七齿轮(19)啮合连接的第十二齿轮(26),所述多个第十齿轮(32)和多个第十一齿轮(31)分别与传动齿轮轴(27)同轴固定,所述第八齿轮(39)、第九齿轮(37)以及第十二齿轮(26)均与传动齿轮轴(27)可离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段多模式机械及液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变速器包括通过液压管路相连的变排量液压泵(1)和定量液压马达(16),在变排量液压泵(1)的输入轴上同轴间隔可离合设有与第一齿轮(41)啮合连接的第十三齿轮(3)以及与第二齿轮(40)啮合连接的第十四齿轮(4);在定量液压马达(16)的输出轴上间隔可离合设有与第三齿轮(9)啮合连接的第十五齿轮(7)以及与第六齿轮(17)啮合连接的第十六齿轮(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段多模式机械及液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齿轮(10)和第五齿轮(30)的数量均为偶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段多模式机械及液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齿轮(1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五齿轮(30)的数量为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段多模式机械及液压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挡位切换执行系统包括控制第十三齿轮(3)与变排量液压泵(1)的输入轴之间离合的第一离合器(2)、控制第十四齿轮(4)与变排量液压泵(1)的输入轴之间离合的第二离合器(5)、控制第十五齿轮(7)与定量液压马达(16)的输出轴之间离合的第三离合器(8)、控制第十六齿轮(14)与定量液压马达(16)的输出轴之间离合的第四离合器(15)、控制第十二齿轮(26)与传动齿轮轴(27)之间离合的第五离合器(25)、控制前齿圈轴(45)与后太阳轴(28)之间离合的第六离合器(12)、控制第八齿轮(39)和第九齿轮(37)分别与传动齿轮轴(27)之间离合的第一同步器(38)、控制两个第四齿轮(10)分别与前齿圈轴(45)之间离合的第二同步器(11)、控制四个第五齿轮(30)与后太阳轴(28)之间离合的两个第三同步器(13)、控制前齿圈(33)转动的第一制动器(6)以及控制后行星架(22)转动的第二制动器(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39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动力系统
- 下一篇:一种设有多段微锥柱面内孔的行星齿轮及其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