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音处理装置及声音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3911.6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7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派株式会社;阿尔派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9/008 | 分类号: | G10L19/00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源 声音处理部 声音处理装置 声音处理 输入判断 声音切换 重要信息 切换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声音处理装置及声音处理方法。声音处理装置具备:音源输入部,供第一音源、第二音源和第三音源中的至少一个音源输入;第一声音处理部,能够对第一音源的声音进行处理;第二声音处理部,能够对第二音源的声音进行处理;声音输入判断部,判断第二音源是否输入;声音处理切换部,在声音输入判断部判断为第二音源不输入的情况下,使第三音源的声音由第二声音处理部处理,在声音输入判断部判断为第二音源输入的情况下,使第三音源的声音切换为由第一声音处理部处理。由此,能够通过切换对声音进行处理的处理部来同时对多个声音分别进行处理,由此能够更大程度地避免用户漏听重要信息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音处理装置及声音处理方法,尤其涉及针对从多个音源输入的声音进行处理的声音处理装置及声音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声音处理装置对从音源输入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声道输出。其中,在从多个音源分别输入多个声音信号的情况下,声音处理装置可以对该多个声音信号分别进行处理,并使处理后的多个声音信号通过例如主声道和副声道这样不同的声道分别输出。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终端装置,在使用耳机时,能够通过与不使用耳机时同样的动作将该终端装置靠近面部来实现语音通话。其中,在使用耳机播放音乐时,如果检测到终端装置接近耳机,则可以使第一声音数据(音乐数据)的播放暂时停止或静音,仅输出第二声音数据(语音通话的声音),也可以使第一声音数据(音乐数据)单声道化并从立体声的一个声道(右声道)输出,并使第二声音数据(语音通话的声音)从立体声的另一个声道(左声道)输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6583
即,现有技术可以使从多个音源输入的多个声音信号分别从不同声道输出来混合播放。例如,在车载音频系统中,可以使音乐从主声道输出,并且使导航声音从副声道输出,由此能够将音乐(主声道)与导航声音(副声道)混合并同时播放。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声音处理装置为了针对从多个音源输入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并从不同声道输出,预先设定了用于输出各个音源的声音信号的声道。在来自某音源的声音信号输入声音处理装置,而用于输出该音源的声音信号的声道正被其他音源的声音信号占用的情况下,则声音处理装置无法对该新输入的音源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至预先设定的声道。
此时,声音处理装置也可以预先对使用相同声道的不同音源设定优先级,在不同音源的声音信号同时输入声音处理装置的情况下,优先对优先级高的音源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并从预先设定的声道输出,而不对优先级低的音源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和输出。然而,这样还是仅能输出其中的一个音源的声音,而不能同时输出双方音源的声音。
即,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从多个音源输入的多个声音信号如果被预先设定了相同的输出声道,则声音处理装置无法同时处理该多个声音信号并分别输出,结果无法使该多个声音信号同时从不同声道输出来混合播放。在从多个音源输入的上述多个声音信号对用户而言都很重要且实时性高的情况下,由于无法使该多个声音信号同时混合播放,只能将其中一个音源的声音信号提供给用户,而其他音源的重要声音信号无法提供给用户,会造成用户漏听重要信息的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切换对声音进行处理的处理部来同时对多个音源的声音分别进行处理的声音处理装置以及声音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声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音源输入部,供第一音源、第二音源和第三音源中的至少一个音源输入;第一声音处理部,能够对所述第一音源的声音进行处理;第二声音处理部,能够对所述第二音源的声音进行处理;声音输入判断部,判断所述第二音源是否输入;声音处理切换部,在所述声音输入判断部判断为所述第二音源不输入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三音源的声音由所述第二声音处理部处理,在所述声音输入判断部判断为所述第二音源输入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三音源的声音切换为由所述第一声音处理部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派株式会社;阿尔派电子(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阿尔派株式会社;阿尔派电子(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39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