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毒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0497.3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5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邱智军;孙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安士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A61L2/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毒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毒杯。
背景技术
对使用的物件进行干燥处理是极常见的,主要是预防细菌滋生或避免细菌积累。需要干燥处理的物件也是多种多样,比如牙刷。牙刷使用频率很高,容易积累细菌,特别是在阴湿的环境下。即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更换牙刷,但在使用过程中,牙刷上的牙刷毛会变形弯曲,这样不仅不利于清除牙齿上的细菌,在牙刷本身的清理上,简单地采用清水冲洗难以去除牙刷上的细菌。牙刷上的细菌会给牙齿带来更大的危害。因此,日常定期的牙刷干燥及消毒处理必不可少,以降低细菌滋生的可能性。
目前对牙刷的消毒一般是直接放置在刷牙杯中自然干燥,干燥速率太低,可能在牙刷使用的时间间隔里都不能使牙刷干燥,这样重复使用细菌不断积累;也可以对使用过的牙刷干燥消毒,但相关的消毒设备体积大,家庭使用不方便。
可见,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现用的杯子不能对使用过的潮湿的物件如牙刷进行干燥和消毒处理。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消毒杯,以解决现有的杯子不能对使用过的潮湿的物件进行干燥消毒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毒杯,所述消毒杯包括底座、杯体,所述杯体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杯体的内壁设置紫外消毒装置,所述紫外消毒装置全角度照射所述杯体内,所述杯体上设有连接干燥系统的通孔,所述干燥系统位于所述底座内,所述紫外消毒装置和所述干燥系统与底座内的电路供电和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系统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及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通风装置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杯体上比将风吹向所述杯体内被消毒物。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设置为多个,各出风口沿所述杯体的周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系统还包括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入水口设置在杯体底部,所述导流通道的出水口设置在底座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装置为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叶轮为离心叶轮或轴流叶轮。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杯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连接所述通风装置的固定架和所述杯体,位于所述固定架上方且在所述杯体的底部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消毒装置为多个,所述多个紫外消毒装置在同一平面内的照射范围为360°。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消毒装置为三个,处于同一高度的平面内,相互之间的夹角为120°。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设置熏香盒,所述熏香盒上设置与干燥系统相连通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消毒装置为紫外LED灯,所述紫外LED灯发出的紫外线的波长为280±50nm,照射角为1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消毒杯具有如下优点,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的杯子不能对使用过的潮湿的物件进行干燥并消毒的问题,采用深紫进行消毒,能有效杀灭各种细菌,二十分钟的杀菌指数到99.9%,同时具备水流导流结构将水流走,同时采用通风装置对被消毒物吹风进一步进行干燥,并且与熏香结合,进一步优化消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消毒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座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消毒杯的电路供电及控制示意图。
其中,1-底座、2-杯体、3-紫外消毒装置、4-干燥系统、41-进风口、42-出风口、421-第一出风口、422-第二出风口、423-第三出风口、43-通风装置、44-导流通道、441-入水口、442-出水口、5-电路供电和控制系统、6-固定架、7-挡板、8-熏香盒、9-通孔、10-杯罩、11-充电接口、12-开关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紫外线杀菌是通过能量传递和破环分子结构两种方式进行杀菌,就形成了UV消毒装置要有很强的杀菌效果,需要具有能量传递和频段共传的方式杀菌;能量传递的原理等同于将细菌病毒烧死;频段传递为共振原理,通过破环病毒结构和DNA结构来使病毒死亡和失去繁殖能力而消灭病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安士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安士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04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