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阀门的测试装置及方法、计算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9161.5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1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栋;涂欣;丁金森;尹香槟;李茂东;张胜军;辛明亮;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3 | 分类号: | G01M13/003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阀门 测试 装置 方法 计算机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阀门的测试装置及方法、计算机设备,所述塑料阀门的测试装置包括机架、压力测量机构、扭矩测量机构、弯矩机构、温度环境箱、控制机构及一对密封夹具,机架上设有承托杆,所述承托杆的两侧分别设有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的驱动板,密封夹具用于对待测阀门的两侧进行密封,密封夹具上设有用于与气源连通的气孔,压力测量机构用于检测阀门内的压力及控制所述气孔与气源的通断,所述扭矩测量机构用于对待测阀门的阀杆实施扭转操作,机架、弯矩机构及扭矩测量机构设置在温度环境箱内。能实现阀门的快速安装与准确定位、对阀门进行不同温度及压力下的密封性能与扭矩性能测试,从而能更准确地实现对塑料阀门性能的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检测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阀门的测试装置及方法、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管道如聚乙烯燃气管道在燃气行业中的应用持续增大,塑料阀门如聚乙烯阀门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加。但是,聚乙烯阀门质量在应用中仍受到不少质疑和担忧,这与目前缺少该类产品专业化的检测设备和检测验证有很大关系,一般对于聚乙烯阀门性能仅检测其在常温状况下的密封性能和扭矩性能,传统的塑料阀门的密封试验设备,一般参照金属阀门设计,但塑料阀门的密封试验压力一般为0.6MPa和2.5kPa,明显是低于常规金属阀门试验压力,因此,通常的试验设备在进行较低压试验时,容易出现控压不稳的问题,甚至有些无法正常测试;而常见的塑料阀门的扭矩试验设备,一般采用手动扭矩扳手的操作方式,操作不方便,精确度较低,很难满足相关标准规定的扭矩操作速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塑料阀门的测试装置及方法、计算机设备,不仅操作方便,且能更准确地实现对塑料阀门性能的测试。
一种塑料阀门的测试装置,包括机架、压力测量机构、扭矩测量机构、弯矩机构、温度环境箱、控制机构及一对密封夹具,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放置阀门的承托杆,所述承托杆的两侧分别设有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的驱动板,所述密封夹具与所述的驱动板可拆卸连接,用于夹持并对待测阀门的两侧进行与密封,所述密封夹具上设有用于与气源连通的气孔,所述压力测量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密封夹具连接,用于检测阀门内的压力及控制所述气孔与气源的通断,所述扭矩测量机构与机架连接,用于对待测阀门的阀杆实施扭转操作,所述弯矩机构与机架连接,用于对待测阀门的阀杆施加弯曲力矩,所述机架、弯矩机构及扭矩测量机构设置在所述温度环境箱内,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温度环境箱、压力测量机构、弯矩机构及扭矩测量机构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上述塑料阀门的测试装置,通过设置置于温度环境箱内的机架,且机架上设有承托杆,测试时将待测阀门置于承托杆上,控制机构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驱动板,从而带动其上的密封夹具贴紧所述阀门两侧使阀门端部被密封,实现阀门的快速安装与准确定位,而且通过压力测量机构实时检测整个阀门内和/或阀门任一侧的压力大小并反馈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能根据试验压力需求控制由阀门内的气体量,使阀门内的压力保持稳定且精确,即使是需要进行较低压试验时,也不会出现控压不稳的问题;同时设置了扭矩测量机构,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扭矩测量机构对待测阀门的阀杆实施扭转操作,进行扭矩测量试验,操作简易方便,精确度相对传统的手动操作方式更高,而且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温度环境箱的试验温度,能满足对阀门进行不同温度下的密封性能与扭矩性能测试,从而能更准确地实现对塑料阀门性能的测试。而且同时设置弯矩机构,可对施加了弯曲力矩的阀门的密封性能及扭转性能进行测试,一次安装可完成多个测量试验,操作方便。
进一步,所述机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支座及设置在支座上的两根导杆,两根导杆相互平行且上下错位设置,所述驱动板倾斜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与导杆滑动连接,且所述驱动板通过与导杆平行的丝杆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承托杆为两根且间隔设置,所述承托杆呈L形内凹陷状且与所述导杆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未经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91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