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密封大流量换向阀的阀芯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8904.7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5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昂;李福洪;朱述群;谢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大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16 | 分类号: | E21D23/16;F16K11/14;F16K31/4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流量 换向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涉及煤矿综采液压支架,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密封大流量换向阀的阀芯组件。
背景技术
在煤矿综采越来越朝自动化、高效率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大采高,高阻抗的支架越来越普及,相应的操纵阀也开始从以前的小流量渐渐发展到现在的中流量、大流量。在煤机行业,换向阀也被称为操纵阀或者控制阀。在液压支架液压系统中,换向阀控制液流的方向,实现液压支架升降、推溜、拉架等不同的动作。
目前,大流量换向阀包括阀体和阀芯组件,阀体上设有一个主进液孔、一个主回液孔和两个工作口,主进液孔和主回液孔设在阀体的同一个侧面上,两个工作口设在阀体的同一个端面上。阀芯组件包括压杆、回液阀套、阀座、进液阀套和阀芯,阀芯的两端开口、内部为中空油道。
现有的大流量换向阀的阀座与阀芯、阀芯与压杆之间均为硬密封,需在阀座和压杆上加工密封面,阀座和压杆结构复杂,加工工艺复杂,不易加工,密封可靠性差,而且长期使用导致密封失效后,需更换阀座和压杆,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密封大流量换向阀的阀芯组件,目的是简化压杆加工工艺,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软密封大流量换向阀的阀芯组件,包括回液阀套、阀座、进液阀套、阀芯和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回液阀套中的压杆总成,压杆总成包括压杆本体和设置于压杆本体上且用于与所述阀芯接触以实现密封的阀垫,阀垫采用软材质制成。
所述阀芯具有用于与所述阀垫接触的第一密封面,第一密封面为与阀芯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阀芯与阀垫之间形成面接触密封。
所述第一密封面为所述阀芯的端部的端面,所述阀垫具有用于与第一密封面相接触的第一配合面,该第一配合面为阀垫的端部的端面,第一配合面与第一密封面相平行。
所述压杆总成还包括将所述阀垫固定在所述压杆本体上的螺钉,螺钉与压杆本体为螺纹连接,阀垫具有让螺钉穿过的避让孔。
所述阀垫与所述压杆本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阀垫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密封段、导向段和第二密封段,导向段和第二密封段插入所述压杆本体的内部,第一密封段位于压杆本体的外部且第一密封段用于与所述阀芯接触以实现密封。
所述第一密封段的外直径大于所述导向段的外直径,导向段的外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密封段的外直径。
所述阀座套设于所述阀芯上且阀座由所述进液阀套和所述回液阀套夹紧固定,阀芯具有第二密封面且该第二密封面为圆锥面,阀座具有用于与第二密封面接触以实现密封的第二配合面,阀座采用软材质制成。
所述的软密封大流量换向阀的阀芯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阀芯上且对阀芯提供导向作用的导套,所述阀座套设于导套上。
所述阀芯具有让液体通过的过液孔,所述导套具有位于过液孔外侧且用于将液体引导至过液孔中的引流面,引流面为圆锥面。
本发明软密封大流量换向阀的阀芯组件,通过在压杆本体上设置软材质的阀垫与阀芯相配合实现密封,无需压杆本体与阀芯配合实现密封,压杆本体无需加工密封面,从而可以简化压杆本体的结构和加工工艺,长期使用导致密封失效后仅需更换阀垫,降低了成本,确保了密封的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软密封大流量换向阀的剖视图;
图2是软密封大流量换向阀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阀芯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阀芯的剖视图;
图5是阀座的剖视图;
图6是导套的剖视图;
图7是进液阀套的剖视图;
图8是回液阀套的剖视图;
图9是压杆总成的剖视图;
图10是压杆本体的剖视图;
图11是阀垫的剖视图;
图12是螺钉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大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鸿大智能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8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通信系统
- 下一篇:隧道除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