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频交流辉光清洗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7954.3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9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于天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晓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7/00 | 分类号: | B08B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孙小华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新大***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频 交流 辉光 清洗 电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频交流辉光清洗电源,涉及电控清洗技术装置领域。本发明中:装置外壳的内侧设置有线圈绕组;线圈绕组的内侧设置有静电层板;静电层板内部为内腔结构;装置外壳的端侧固定连接有侧基板结构;侧基板的靠内腔侧设置有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若干放电电极;侧基板的另一侧装设有伸缩装置;第一调节杆的一端与伸缩装置相连,第一调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杆相连。本发明通过绕组调控装置对线圈绕组进行调控,从而根据工件清理需求进行相应的频率调整操作,从而使得工件清理效果更佳;同时通过放电电极结构,对内腔内进行辉光放电操作,从而便于对特殊工件装置进行相应的电轰清洗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控清洗技术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频交流辉光清洗电源。
背景技术
辉光放电是指低压气体中显示辉光的气体放电现象,即是稀薄气体中的自持放电现象。由法拉第第一个发现,它包括亚正常辉光和反常辉光两个过渡阶段。辉光放电主要应用于氖稳压管、氦氖激光器等器件的制造。在辉光装置中可利用辉光放电原理,使基片以及膜层表面经受气体放电轰击,从而使得工件或装置的表面进行相应清洗操作。
中频是指介于低频和高频之间的电磁振荡,其范围一般是10-550千兆。利用中频特性进行感应加热多数用于工业金属零件表面淬火、金属熔炼、棒料透热等多个领域,是使工件表面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迅速加热零件表面,达到表面迅速加热,甚至透热融化的效果。应加热的原理:工件放到感应器内,感应器一般是输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3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铜管。产生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出同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表面强,而在内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这个集肤效应,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到800-1000℃,而心部温度升高很小。
而在许多工件装置的清洁操作中,工件的表面形状各异,有些工件不宜采用清水或洗涤方式进行清理;如何利用辉光特性和中频特性对特殊工件进行相应的清洗操作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频交流辉光清洗电源,通过绕组调控装置对线圈绕组进行调控,从而根据工件清理需求进行相应的频率调整操作,从而使得工件清理效果更佳;同时通过放电电极结构,对内腔内进行辉光放电操作,从而便于对特殊工件装置进行相应的电轰清洗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中频交流辉光清洗电源,所述装置外壳的内侧设置有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的内侧设置有静电层板;所述静电层板内部为内腔结构;所述装置外壳的端侧固定连接有侧基板结构;所述侧基板的靠内腔侧设置有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若干放电电极;所述侧基板的另一侧装设有伸缩装置;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与伸缩装置相连,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杆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外表面均为橡胶材质板;所述装置外壳的中部加层为陶瓷材料板。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层板与线圈绕组相接触的面板为玻璃纤维材质板;所述静电层板靠内腔侧的面板为电控制静电板。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层板内侧的内腔与一气压调控装置相连;若干放电电极呈环形均匀分布在侧基板上;所述放电电极的端侧设置球面状结构的放电极板结构;放电电极的周围设置有密封的防护环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杆的端侧固定设置有加固板结构;所述第二调节杆的环面板和加固板均为绝缘隔热材料板。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外壳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绕组调控装置;所述绕组调控装置通过电联接方式与线圈绕组相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绕组调控装置对线圈绕组进行调控,从而根据工件清理需求进行相应的频率调整操作,从而使得工件清理效果更佳;同时通过放电电极结构,对内腔内进行辉光放电操作,从而便于对特殊工件装置进行相应的电轰清洗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晓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晓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79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