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光机成型刀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6848.3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5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松林;廖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园丰精密刃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2 | 分类号: | B23C5/1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光机 成型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光机成型刀,包括刀柄以及形成于刀柄一端的刀头,刀头包括第一前角刀、第一后角刀、第二前角刀和第二后角刀,第一前角刀和第一后角刀之间设有第一间隔部,第二前角刀和第二后角刀之间设有第二间隔部,第一后角刀与第二前角刀之间设有收窄的第一连接部,第二后角刀与刀柄之间设有收窄的第二连接部,第一前角刀由刀头前端面向第一间隔部倾斜,第一后角刀由第一间隔部向所述第一连接部倾斜;第二前角刀由第一连接部向第二间隔部倾斜,第二后角刀由第二间隔部向第二连接部倾斜。本发明通过多处清角切削刀的共同作用,适用于多倒角零件的清角需求,以及可以雕刻出更加立体璀璨的团案,且加工后的侧壁光滑流畅、无毛刺,棱角清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刀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光机成型刀。
背景技术
高光机是根据其加工产品的特点而命名的,其外形类似雕刻机,主轴选用100000RPM的气浮主轴,在加工产品时,达到镜面效果,看不到刀纹。高光机常用的刀具主要有球刀、锥刀、牛鼻刀等,其中锥刀的底刃,俗称刀尖,类似于柱刀,可以用于小平面的精修,锥刀的侧刃倾斜一定的角度,在雕刻过程中形成倾斜的侧面。锥刀在构造上的特点可以使得它能够实现雕刻行业特有的三维清角效果。但是单一侧刃的锥刀已无法满足复杂多维度的清角需求和加工图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光机成型刀,通过多处清角切削刀的共同作用,适用于多倒角零件的清角需求,以及可以雕刻出更加立体璀璨的团案,且加工后的侧壁光滑流畅、无毛刺,棱角清晰。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光机成型刀,包括刀柄,以及形成于刀柄一端的刀头,所述刀头包括第一前角刀、第一后角刀、第二前角刀和第二后角刀,所述第一前角刀和第一后角刀之间设有第一间隔部,所述第二前角刀和第二后角刀之间设有第二间隔部,所述第一后角刀与第二前角刀之间设有收窄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后角刀与刀柄之间设有收窄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间隔部的直径大于刀头的前端面的直径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直径,所述第二间隔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直径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直径;所述第一前角刀由刀头前端面向所述第一间隔部倾斜,所述第一后角刀由所述第一间隔部向所述第一连接部倾斜;所述第二前角刀由所述第一连接部向所述第二间隔部倾斜,所述第二后角刀由所述第二间隔部向所述第二连接部倾斜。
作为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向所述第二前角刀过渡的拐角为第一倒圆角。
作为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后角刀向所述第二连接部过渡的拐角为第二倒圆角。
作为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间隔部的直径是所述第一间隔部的直径的2-3倍。
作为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前角刀、第一后角刀、第二前角刀和第二后角刀均设有两个刀刃部。
作为进一步方案,所述刀头上设有排屑槽。
本发明提出设置有第一前角刀、第一后角刀、第二前角刀和第二后角刀,适用于多倒角边零件的清角精修需求,加工后的零件或图案的侧壁光滑流畅、无毛刺,棱角清晰。本发明的第一连接部向第二前角刀过渡的拐角为第一倒圆角,第二后角刀向第二连接部过渡的拐角为第二倒圆角,加强刀头与刀柄的连接强度,避免刀头转动过程中断裂。所述第一前角刀、第一后角刀、第二前角刀和第二后角刀均设有两个刀刃部,保证了清角的精度。大排量的排屑槽设置,有助于排屑及切削热的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轴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前角刀处的径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园丰精密刃具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园丰精密刃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68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