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炭黑/氧化石墨烯纳米杂化填料的制备方法和纳米杂化填料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6818.2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0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辉;李鹏举;宋天夫;卢咏来;张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9/06 | 分类号: | C08L9/06;C08L9/00;C08K9/06;C08K3/36;C08K3/04;B01D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炭黑 氧化 石墨 纳米 填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白炭黑/石墨烯纳米杂化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10℃以下将白炭黑和去离子水通过高速研磨分散进行充分混合,制得白炭黑水浆,其中白炭黑质量含量为1~25%wt,得到的水浆中白炭黑粒径小于50nm;
(2)在70~90℃水浴中,将硅烷偶联剂滴加入白炭黑水浆并同时搅拌,使用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进行表面处理得到改性白炭黑水浆,其中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白炭黑用量的5~15%w;
(3)在10℃以下将氧化石墨烯和去离子水通过高速研磨分散进行充分混合,制得氧化石墨烯/水的稳定悬浮液,即氧化石墨烯水浆,其中氧化石墨烯含量为0.01~5%wt,悬浮液中氧化石墨烯的片层厚度≤10nm,宽度≥1μm;
(4)将步骤(2)得到的改性白炭黑水浆与步骤(3)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水浆在低于10℃条件下通过高速研磨分散进行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水浆,混合水浆中氧化石墨烯与白炭黑的重量比为(0.1~10):100;和/或,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水浆喷雾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白炭黑纳米杂化填料;
所述步骤(3)中,对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水浆在50℃以下进行超声震荡,所述超声震荡的频率为1000~2000MHz,超声30~120min;
在所述步骤(1)、(2)、(3)和(4)中,采用高速研磨分散设备进行高速研磨分散处理,其处理时间为0.5~5小时,转速为5000~30000rpm,线速度为47~94m/s;控制体系温度在10℃以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炭黑/石墨烯纳米杂化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白炭黑质量含量为10%~20%wt;和/或,
所述步骤(2)中,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白炭黑用量的8%~12%wt;和/或,
所述步骤(2)中,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进行表面处理的时间为0.1~10小时;和/或,
所述步骤(3)中,氧化石墨烯含量为0.05~3%w;和/或,
所述步骤(4)中,混合水浆中氧化石墨烯与白炭黑的重量比为(1~6):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炭黑/石墨烯纳米杂化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的硅烷偶联剂选自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异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脲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炭黑/石墨烯纳米杂化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可加入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用量为白炭黑用量的0.1~5%w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炭黑/石墨烯纳米杂化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活性剂用量为白炭黑用量的1%~3%wt。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炭黑/石墨烯纳米杂化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炭黑/石墨烯纳米杂化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对得到的改性白炭黑水浆再通过高速研磨分散进行充分混合,得到稳定的预处理白炭黑水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炭黑/石墨烯纳米杂化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5)中,喷雾干燥工艺范围:雾化器转速6000~20000rpm,进风温度200~400℃,出风温度70~150℃。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之任一项所述的白炭黑/石墨烯纳米杂化填料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白炭黑/石墨烯纳米杂化填料。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得到的白炭黑/石墨烯纳米杂化填料,或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白炭黑/石墨烯纳米杂化填料得到的硫化胶,包含有熔融共混的所述白炭黑/石墨烯纳米杂化填料与橡胶及助剂在内的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68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