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有机酰肼化合物成核剂的聚丙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6100.3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8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飞;周培章;林祥凤;毛静静;李涛;夏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K5/25 | 分类号: | C08K5/25;C08K5/134;C08K5/526;C08L2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有机 化合物 成核 聚丙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改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有机酰肼化合物成核剂的聚丙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聚丙烯作为通用热塑性树脂具有相对密度低、无毒、耐热性、耐腐蚀性、电绝缘性优良、热变形温度高、易加工和价廉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并且还在不断拓展新的应用。但是它某些性能的缺点也限制了其应用,比如其透明性不好、强度不理想、导电性能差等。针对以上缺点对其进行改性,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聚丙烯成核剂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成核剂对聚丙烯的作用效果不同。某些类型的成核剂如芳基羧酸盐类是改善聚丙烯的力学性能的成核剂,能够提高聚丙烯的刚性;二苄叉山梨醇类成核剂是改善聚丙烯的透明性能的成核剂;而有些成核剂如取代芳基杂环磷酸盐类是既可以明显提高聚丙烯的刚性,也可以明显改善聚丙烯的透明性能的成核剂。有机羧酸盐及衍生物类成核剂是一种聚丙烯增强改性剂,其主要作用是改善聚丙烯的刚性,提高聚丙烯的结晶峰温度。但是在聚丙烯中具有良好成核效果的所有成核剂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能够明显提高聚丙烯的结晶峰温度,加快聚丙烯的结晶速率,缩短成型周期,细化聚丙烯的球晶尺寸。本发明提供全新一类α成核剂在聚丙烯中的应用方案,以有机酰肼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挤出造粒,制备高性能聚丙烯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有机酰肼化合物成核剂的聚丙烯组合物。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有机酰肼类成核剂的新用途,具体为,有机酰肼类成核剂在聚丙烯中的应用。
优选的,在100重量份的聚丙烯中混合0.001-10重量份的有机酰肼类成核剂,0.001-5重量份抗氧剂。
优选的,聚丙烯采用等规聚丙烯。
优选的,抗氧剂采用抗氧剂1010与抗氧剂168混合的复配物。
有机酰肼化合物成核剂具有下述通式(1),(2)表示的化合物:
(1)
式中R1表示碳原子数为2-30的饱和或者不饱和脂肪链、不饱和指环或者芳环。R2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30的烷基、碳原子数2-30的烯基、碳原子数3-12的环烷基、苯基、萘基、蒽基、或者下述式(a)-(d)中的任意一个表示的基团。一个以上氢原子可以用甲基、烷基等也可以是羟基、硝基、氨基、卤原子、烷氧基等取代基,其取代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a)
(式中R3表示碳原子数1-30的烷基,烷氧基、碳原子数2-30的烯基、碳原子数3-12的环烷基、苯基、萘基、蒽基、卤原子。l表示1-5的整数。)
(b)
(式中R5与上述的R3同义。R5表示碳原子数1-30的直链状或者支链状的亚烷基。m表示0-5的整数。)
(c)
(式中R6与上述的R3同义。n表示1-5的整数。)
(d)
(式中R7与上述的R3同义。R8与上述的R5同义。o表示1-5的整数。)
(2)
式中R9表示碳原子数为0-30的饱和或者不饱和脂肪链、不饱和指环或者芳环。R10、R11与上述R2同义。
作为通式(1)-(2)所表示的具体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己二酸二苯甲酰肼、辛二酸二苯甲酰肼、癸二酸二苯甲酰肼、己二酸二酰肼、辛二酸二酰肼、癸二酸二酰肼、苯甲酰肼、对乙氧基苯甲酰肼、4-氨基苯甲酰肼、对叔丁基苯甲酰肼。
优选的,有机酰肼化合物成核剂采用癸二酸二苯甲酰肼
优选的,聚丙烯与有机酰肼化合物成核剂、抗氧剂的混合方式采用普通的机械混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以聚丙烯为基础原料,通过加入有机酰肼化合物成核剂、抗氧剂,提高聚丙性热力学性能;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且具有抗氧性,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有机酰肼化合物成核剂的聚丙烯组合物,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61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