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室内定位的组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5609.6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9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左志宏;赖春雷;颜凯;董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24 | 分类号: | H04W4/024;H04W4/33;H04W4/80;H04W16/18;H04W24/02;H04W64/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2 | 代理人: | 孙一峰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室内 定位 组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室内定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室内定位的组网方法。
背景技术
室内定位与导航技术一直是一个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研究领域。纵然定位算法理论已经很完备,国内外的学者们也都提出了很多基于不同技术种类的室内定位解决方案,但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仍然没有一个通用的方便的且易于被市场接受的解决方案出现。
目前最常用的室内定位与导航技术方案是基于蓝牙低功耗技术的。蓝牙低功耗技术允许创建一种蓝牙信标设备,通过该设备定时向周围广播蓝牙广播帧和仅仅响应蓝牙扫描请求,就得到交换信息的目的,而无须像传统蓝牙设备那样,必须先配对并建立连接,才能进行信息交互。
基于蓝牙低功耗技术的解决方案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苹果公司的iBeacon和谷歌公司的Eddystone。两者的核心思路都是基于上述蓝牙低功耗技术的,具体差别不大,主要差异集中在对蓝牙广播帧格式的规定和系统层面(iOS/Android)层面的支持上。但不管差别如何,工作原理都是,在现场勘察确定要实施的设备节点部署方案以后,都会先把要部署的设备ID 信息和该设备的区域位置信息录入远程数据库,以建立节点档案。然后,通过现场人工操作的方式,把相应的节点设备安装到现场的对应位置,然后通过手机或蓝牙调试设备,与该节点设备配对,并连接上该节点设备,修改其蓝牙协议栈的GATT数据库信息,并让该节点设备根据修改后的GATT数据库来动态更新其广播数据包信息。通常,对于节点设备,它都会广播自己的设备ID身份,来让用户设备知晓自己所在的位置附近都有哪些节点设备,并与远程数据库信息交叉比对,从而确定自己的位置。
一般而言,目前苹果和谷歌等公司推出的传统的基于蓝牙低功耗技术的解决方案,因为市面上蓝牙设备芯片的功能和前期蓝牙技术的限制,没有可远程维护的功能,只能近距离地现场进行配置与维护。所以若一个片区部署的设备规模过大,维护工作(比如更换电池和配置设备的广播信息)会变得非常繁重。于是传统的解决方案都不适用于大规模和高密度的部署。但一般而言室内定位的部署都需要部署足够数量的设备,所以传统技术的不方便部署和维护的缺点,导致了实际普及的困难。
也因为传统的解决方案不支持大规模高密度的部署,加上蓝牙技术要求的低功耗和小型化特性导致蓝牙技术对其信号的物理特性无法很好地加以利用,所以在室内的应用上,即使采用算法进行优化或采用创新的部署方式,传统的解决方案定位精度都仍然不高。于是,传统的解决方案在室内定位的应用上都做出了妥协,转而强调服务于基于区域位置的元数据推送,而弱化对室内高精度导航的支持。故传统的解决方案不能很好地支持室内导航的需求。
所以,传统方案存在“部署与维护难”、“不支持高精度室内导航需求”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室内定位的组网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室内定位的组网方法,该方法用于基于蓝牙设备的室内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具有蓝牙和因特网接入能力的双协议栈设备构建一级节点,所述一级节点可与多个蓝牙设备和因特网建立通信连接;
采用蓝牙设备作为二级节点,所述二级节点用于广播蓝牙广播数据包,数据包中包含有定位信息,且二级节点定时与一级节点建立通信连接,进行与一级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
具体组网方法为:
S1、根据目标室内定位区域特征,确定需要部署一级节点和二级节点的信息,并将信息存入服务器;
S2、安装一级节点,并将一级节点与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
S3、安装二级节点,每个二级节点安装完成后,需首先与最邻近的一级节点进行蓝牙连接,并向该连接的一级节点发送自身的ID信号,一级节点根据二级节点的ID信息从服务器获取相应的配置信息返回给二级节点,二级节点完成配置后,断开与一级节点的连接,进入广播状态;
S4、二级节点在固定的间隔时间段内,与一级节点建立连接并向一级节点发送自身的状态信息,一级节点将接收到的二级节点状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56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电子装置的方法和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维存储器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