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覆膜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5206.1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6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24 | 分类号: | E04G21/24 |
代理公司: | 11508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洪敏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工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覆膜工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压板以及薄膜滚筒,所述薄膜滚筒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压板竖向升降连接在支架上,所述薄膜滚筒上设置有联动压板往复升降下压薄膜的联动机构,这样只需将薄膜一端固定后,再推动薄膜滚筒在混凝土表面上滚动即可展开薄膜使得其铺在混凝土表面上,且在薄膜滚筒滚动的同时借助联动机构联动压板往复升降下压薄膜,使得铺设的薄膜与混凝土表面贴合的更加紧密,使得铺设薄膜和下压薄膜操作同步进行,从而有效提高覆膜养护的操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施工领域,特别涉及混凝土覆膜工具。
背景技术
通常在建筑施工现场中,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楼板、楼梯等部位在浇筑完毕后要进行振捣、抹压,再进行覆膜养护。在混凝土初凝之后终凝之前,人工进行混凝土养护薄膜的铺贴,使混凝土养护薄膜和混凝土表面紧密结合,促进混凝土的水化效应,在混凝土的覆膜养护过程中起到防裂保湿的作用,传统的覆膜方法是在混凝土表面人工铺贴混凝土养护薄膜,但是传统的铺贴方法需要多名工人操作,而且由于薄膜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空气,事后还需要人为去压薄膜来使其与混凝土表面紧密贴合,导致工作量大,使得覆膜养护操作的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凝土覆膜工具,具有提高覆膜养护操作效率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混凝土覆膜工具,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压板以及薄膜滚筒,所述薄膜滚筒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压板竖向升降连接在支架上,所述薄膜滚筒上设置有联动压板往复升降下压薄膜的联动机构。
这样只需将薄膜一端固定后,再推动薄膜滚筒在混凝土表面上滚动即可展开薄膜使得其铺在混凝土表面上,且在薄膜滚筒滚动的同时借助联动机构联动压板往复升降下压薄膜,使得铺设的薄膜与混凝土表面贴合的更加紧密,使得铺设薄膜和下压薄膜操作同步进行,从而有效提高覆膜养护的操作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第一凸轮,所述压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凸轮顶部抵接且被其推动的凸块,所述第一凸轮与薄膜滚筒之间设置有传动两者的第一传动件。
借助第一传动件的设置使得薄膜滚筒转动的同时能够传动第一凸轮转动,从而第一凸轮转动时能够推动凸块和压板上移,继续转动后压板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压薄膜,如此往复实现压板往复升降间歇下压薄膜,结构简单,且无需其它驱动源即可实现。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压板上的框体,所述框体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呈竖向设置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上分布有交替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的轮齿,所述薄膜滚筒与转轮之间设置有传动两者的第二传动件。
借助第二传动件的设置使得薄膜滚筒转动的同时能够传动转轮转动,转轮转动时其轮齿能够交替的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从而实现驱动压板往复升降间歇下压薄膜,结构简单,且无需其它驱动源即可实现。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圆柱凸轮,所述圆柱凸轮呈竖向设置,所述圆柱凸轮上设置有沿轴向倾斜设置的曲线凹槽,所述曲线凹槽环绕圆柱凸轮圆周设置,所述压板上设置有位于曲线凹槽内的凸柱,所述薄膜滚筒与圆柱凸轮之间设置有传动两者的第三传动件。
借助第三传动件的设置薄膜滚筒转动的同时能够传动圆柱凸轮转动,并且由于与压板固定的凸柱位于曲线凹槽内,从而在圆柱凸轮转动的过程中凸柱会沿着曲线凹槽移动实现压板的竖向往复升降,进而实现驱动压板往复升降间歇下压薄膜,结构简单,且无需其它驱动源即可实现。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架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底部高于薄膜滚筒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52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砖石结构原材料存放的现场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合型智能碳纤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