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院急诊科病人电子登记统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4497.2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9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红;魏传香;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新红 |
主分类号: | G16H10/60 | 分类号: | G16H10/60;G16H20/10;G16H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50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院 急诊科 病人 电子 登记 统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院急诊科病人电子登记统计系统。
背景技术
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二)高风险;(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o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急诊医学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综合医院急诊设有全科、内、外、妇、儿、五官、发热、腹泻等专科诊室。因此,急诊科的工作可以说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急救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医院急诊科病登记统计系统没有结合大数据,进行自动化录入病人相关信息;大多数为急诊科手工录入病人的各种信息资料;医生翻阅时非常麻烦;而且手工记录的信息完整性差,不能为后期的治疗提供准确数据;不能为医院评审需要的数据提供依据;
很多病人病情危重,挂号都是家属去挂号处填写病人信息,由挂号处工作人员刷卡录入病人信息,就诊卡在护士站电子登记系统通过刷卡自动提取卡上信息,然后护士再进一步补充录入病人病情诊断生命体征去向等信息。信息录入完整系统可自动统计病人停留急诊时间,六大病种数量及停留急诊时间,接诊人次,住院人次,急诊手术人次,院外带入压疮人次,各类外伤病人人次等,有了这些数据,便于对病人流向进行分析,分析判断急诊绿色道是否畅通等,以便持续改进工作;然而,上述现象在现有技术中实施的效果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院急诊科病人电子登记统计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医院急诊科病人电子登记统计系统,包括:
挂号模块,安装在挂号处,用于填写病人姓名、年龄、地址、性别、联系方式的相关信息;
就诊卡建立模块,安装在护士站,与挂号模块连接,用于对挂号模块填写的病人关信息建立就诊卡;
电子登录系统,与就诊卡建立模块连接,用于提取就诊卡的病人挂号时信息,并显示登记时间、就诊时间;
护士查询模块,与电子登录系统连接,用于对采集的外伤病人录入诊断信息、生命体征信息、去向信息进行补充;
接诊护士、医生勾选模块,与护士查询模块连接人,用于勾选病人致伤原因、致病原因并提供治疗方案;还用于勾选院外带入压疮患者相关信息;
皮试测试提醒模块,与接诊护士、医生勾选模块连接,用于记录皮试结果到20分钟的时间,并对皮试结果时间到达时进行自动提醒;所述皮试测试提醒模块的提醒方法包括:
建立皮试分析对象与安全皮试结果时间的综合信息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由n个分析对象m个指标构成的系统,从而得到初始信息评价矩阵:
其中,i=1,2,…,n;j=1,2,…,m;
对A'中各指标归一化处理:
归一化的指标:
其中,i=1,2,…,n;j=1,2,…,m;
—矩阵A'中第j列的最小值;
—矩阵A'中第j列的最大值;
aij—规范性信息矩阵中对应于第i行j列的元素,规范性信息矩阵A可表示为:
其中,i=1,2,…,n;j=1,2,…,m;
然后,根据规范性信息矩阵,确定第i个分析对象下第j项指标的指标值的比重:
其中,i=1,2,…,n;j=1,2,…,m;
最后,由熵权法计算第i个分析对象的熵值
其中,Ti—定义为第i个分析对象的信息熵;
pij—第i个分析对象下第j项指标的比重;
i=1,2,…,n;j=1,2,…,m;
同理,可求得安全子信息熵,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新红,未经张新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44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