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的耐磨纤维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2462.5 | 申请日: | 201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9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龚建华;金晓峰;张铁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14 | 分类号: | D01F8/14;D01F8/06;D01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耐磨 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的耐磨纤维。
背景技术
尼龙是耐磨性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而普通尼龙66和尼龙6摩擦系数高于尼龙1010(聚癸二酰癸二胺),且吸水率高,吸水后刚性会大幅下降。
现有技术中,其他改性材料也使用了尼龙1010(聚癸二酰癸二胺)和碳纤维或者玻璃纤维等复合改性,如专利号是CN103897387A高强耐磨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但是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均高于0.17,仍然无法满足耐磨要求高的使用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的耐磨纤维,本发明具有高强度、耐高温、抗化学腐蚀、热膨胀系数和摩擦系数小等一系列优异性能。
一种抗菌的耐磨纤维,其配方如下:
尼龙1010 40-90份、引发剂1-8份、耐磨树脂9-18份、增韧剂1-8份、溶剂20-70份、偶联剂2-8份、缓释剂1-6份。
所述引发剂采用过硫酸盐/硫醇、异丙苯过氧化氢/四乙烯亚胺、过氧化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中的一种
所属耐磨树脂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所述增韧剂采用乙丙橡胶或丁基橡胶。
所述缓释剂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所述偶联剂采用二硬脂酰氧异丙基铝酸酯或防沉降性铝酸酯ASA。
所述耐磨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1,将尼龙1010和耐磨树脂放置反应釜中,加入引发剂与偶联剂、缓释剂进行加热反应;
步骤2,反应结束后,将增韧剂与溶剂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反应;
步骤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耐磨纤维。
所述步骤1中的加热反应温度为120-150℃,反应时间为11-19h。
所述步骤2中的搅拌反应温度为50-80℃,搅拌速度为1000-1500r/min,搅拌时间为0.5-1.5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具有高强度、耐高温、抗化学腐蚀、热膨胀系数和摩擦系数小等一系列优异性能。
2、本发明采用缓释剂能够降低引发剂速度,大大增加了反应深度,提高反应效率。
3、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快捷,便于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抗菌的耐磨纤维,其配方如下:
尼龙1010 60份、引发剂2份、耐磨树脂13份、增韧剂2份、溶剂30份、偶联剂2份、缓释剂3份。
所述引发剂采用过硫酸盐/硫醇。
所属耐磨树脂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所述增韧剂采用乙丙橡胶。
所述缓释剂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所述偶联剂采用二硬脂酰氧异丙基铝酸酯。
所述耐磨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1,将尼龙1010和耐磨树脂放置反应釜中,加入引发剂与偶联剂、缓释剂进行加热反应;
步骤2,反应结束后,将增韧剂与溶剂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反应;
步骤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耐磨纤维。
所述步骤1中的加热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11h。
所述步骤2中的搅拌反应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1000r/min,搅拌时间为0.5-1.5h。
实施例2
一种抗菌的耐磨纤维,其配方如下:
尼龙1010 80份、引发剂5份、耐磨树脂16份、增韧剂6份、溶剂50份、偶联剂4份、缓释剂4份。
所述引发剂采用异丙苯过氧化氢/四乙烯亚胺。
所属耐磨树脂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所述增韧剂采用丁基橡胶。
所述缓释剂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所述偶联剂采用防沉降性铝酸酯ASA。
所述耐磨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1,将尼龙1010和耐磨树脂放置反应釜中,加入引发剂与偶联剂、缓释剂进行加热反应;
步骤2,反应结束后,将增韧剂与溶剂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反应;
步骤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耐磨纤维。
所述步骤1中的加热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19h。
所述步骤2中的搅拌反应温度为80℃,搅拌速度为1500r/min,搅拌时间为1.5h。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24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