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线对中装置的纠偏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8210.5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5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宣女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雨田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038 | 分类号: | B65H23/0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纠偏板 橡胶片 对中装置 红外线 导向条纹 上端 固定槽 连接座 凸起 设备技术领域 凹槽底端 纠偏导向 倾斜设置 中线对称 主体两侧 主体中间 耐磨损 圆弧形 纠偏 底端 对向 通孔 下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红外线对中装置的纠偏板,属于红外线对中装置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纠偏板主体、橡胶片主体,所述的纠偏板主体两侧设置有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纠偏板主体上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截面的底端为圆弧形,所述凹槽底端设置有若干固定槽,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橡胶片主体上端设置有导向条纹,所述导向条纹由橡胶片主体中间向两侧对向倾斜设置,所述橡胶片主体下端设置有与纠偏板主体上若干固定槽相对应的若干凸起,所述若干凸起之间以橡胶片主体中线对称排列。达到了结构设计合理、使用稳定、耐磨损且纠偏导向性强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红外线对中装置的纠偏板,属于红外线对中装置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红外线对中装置利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来实现监测织物的位置,当出现偏差时,利用气缸带动纠偏辊或纠偏板运动实现织物的纠偏。常见的纠偏板结构为上层是橡胶片,橡胶片层胶粘在板体上。但这种结构由于胶水受时间、温度、湿度、作用力的影响较大,在高强度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局部分层的问题,严重的会直接在工作的时发生橡胶片甩飞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稳定、耐磨损且纠偏导向性强的纠偏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红外线对中装置的纠偏板,包括纠偏板主体、橡胶片主体,所述的纠偏板主体两侧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纠偏板主体上端设置有橡胶片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纠偏板主体上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截面的底端为圆弧形,所述凹槽底端设置有若干固定槽,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橡胶片主体上端设置有导向条纹,所述导向条纹由橡胶片主体中间向两侧对向倾斜设置,所述橡胶片主体下端设置有与纠偏板主体上若干固定槽相对应的若干凸起,所述若干凸起之间以橡胶片主体中线对称排列,所述橡胶片主体和纠偏板主体之间利用胶水、凹槽和固定槽相连接,所述纠偏板主体两侧设置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上设置有螺钉与纠偏板主体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截面为燕尾槽,所述橡胶片主体截面为梯形。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截面底端的圆弧形为外凸。
作为优选:所述两侧的连接座上的通孔相互对称。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片主体固定在凹槽上时,橡胶片主体高度大于凹槽的深度。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上端面与凹槽最低面之间留有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片主体与导向条纹、凸起为一体硫化模压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条纹的厚度为橡胶片主体厚度的20%~35%。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条纹的厚度为橡胶片主体厚度的30%。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凹槽的截面为燕尾槽,所述橡胶片主体截面为梯形,橡胶片主体下端设置有与纠偏板主体上若干固定槽相对应的若干凸起,保证橡胶片主体能高质量的固定在凹槽上,防止在正常生产活动中的分离和脱落;2、通过设置导向条纹,导向条纹由橡胶片主体中间向两侧对向倾斜设置,可以加强纠偏时的引导能力,同时两侧相对的设置可以使力对称分布,防止织物在运动过程中向一侧偏移;3、通过设置橡胶片主体高度大于凹槽的深度,可以保证织物在运动过程中不与纠偏板主体上端两侧接触,杜绝织物与纠偏板摩擦的可能性,保护纠偏板的使用寿命,也保证织物不应摩擦受损;4、通过设置固定条,进一步固定橡胶片主体在纠偏板上的位置,防止其左右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红外线对中装置的纠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红外线对中装置的纠偏板的爆炸图;
图3为橡胶片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雨田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雨田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82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