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接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5867.6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1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应国华;杨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50 | 分类号: | A01G18/50;A01G18/55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接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菌棒接种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接种机。一种全自动接种机,包括接种机箱体,所述接种机箱体内设有输送装置、打孔装置和放菌种装置,输送装置包括链条和输送带,链条上分布安装有多排输送板,输送板上均放置单个菌棒,输送板的两侧往外倾斜的倒梯形结构,输送板相互之间紧靠,链条的底部设有传送电机;放菌种更合理,可以全自动接入,减少人工放菌种的过程,降低劳动力和劳动成本;适合普通木屑菌种,也适合塑模菌种,单个菌种分开放置,运用转盘进行分流,防止交叉污染,提高菌棒成品率,加快接种速率,提高接种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菌棒接种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接种机。
背景技术
浙江是我国食用菌主产区,香菇黑木耳是主要的食用菌栽培品种,占比在60%以上。食用菌生产主体以农户手工操作为主为主,正向合作社、企业为主的集约化、机械化、规模化转型发展。目前在香菇黑木耳栽培的接种方式,基本都是香菇采用开放式接种,黑木耳采用接种箱接种,手工操作,接种速度慢,劳动强度大,周围环境灭菌效果不佳,机械化自动化接种成为提高效率接种效率,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环节。由于现有的接种机的菌种破碎方式问题,在破碎过程中对菌种损伤大,且容易造成交叉污染,菌种投放方式影响接种机内的空气洁净度,导致菌棒成品率稳定性不好,影响接种效果,目前还没有同时适用于黑木耳和香菇的自动接种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接种速度快、效率高,适合于食用菌的菌棒式打孔接种,该接种机体积小,接种孔设置对称,不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接种机,包括接种机箱体,所述接种机箱体内设有输送装置、打孔装置和放菌种装置,输送装置包括链条和输送带,链条上分布安装有多排输送板,输送板上均放置单个菌棒,输送板相互之间紧靠,链条的底部设有传送电机;打孔装置包括多根打孔杆和第一升降台,打孔杆分布设置在第一升降台的下端,打孔杆处于输送板上方,第一升降台的两侧设有升降杆,升降杆连接所述打孔气缸;放菌种装置包括放菌种转盘和第二升降台,放菌种转盘与打孔杆数量相同,放菌种转盘上设有放菌种孔,放菌种转盘上方均设有放菌种杆,放菌种杆都连接在第二升降台上,第二升降台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升降气缸,所述输送板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倾斜的板,呈倒梯形结构,所述放菌种转盘通过两个传动齿轮连接到转盘电机上,通过二级减速齿轮传动控制,放菌种转盘的转动速率一致,所述放菌种转盘的数量为4个,所述打孔杆也为4根,放菌种转盘上的齿轮相互啮合,4个齿轮同步转动,所述放菌种转盘上设有10个放菌种孔,所述菌种冲压杆对应放菌种孔通过气缸带动延伸到下方,所述输送板还设有可翻转的挡板,挡板底部用铰链固定在输送板上,挡板设置的位置两侧输送板的长度比正好是3:1。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接种机箱体增加安装有放菌种器,放菌种器包括壳体和反复气缸,壳体上设有两根引导槽,引导槽的另一端合并在一起设置为一上下结构的放置开口a和放置开口b,壳体内分割为不相通的A段和B段,引导槽分别连接在A段和B段的内侧,放置开口a和放置开口b与所述A段和B段对应,A段和B段内侧均设有平台,平台的上方设有摆动件,摆动件连接所述的反复气缸,反复气缸左右反复运动带动摆动件左右运动,每个平台的两侧均设有2个与所述放菌种孔在同一直线上的下落孔,所述摆动件左右动作的所用时间与所述放菌种转盘转动1个放菌种孔的转动时间相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放菌种器内为密封灭菌区域,所述壳体的A段和B段内均设有喷雾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接种机箱体上还设有推送装置,推送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推送气缸和推送杆,推送气缸安装在所述放菌种装置后侧的接种机箱体上,推送杆处于所述输送板上方,横向将输送板上的菌棒推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58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