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持开放式通信的配电网馈线终端研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4687.6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5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郑贤舜;陈蕾;阙波;邵学俭;叶清泉;郑圣;夏惠惠;苏毅方;戴瑞海;杨磊;王浩鸣;李博江;夏陈喆;郑晟;金海晨;陈海宏;叶洪;蔡丽芳;蔡轼;陈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0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持 开放式 通信 配电网 馈线 终端 研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支持开放式通信的配电网馈线终端研制方法,包括集中式继电器保护方法,对系统检测,获取故障总信号及分相信号;判断自动复归时间是否到达,故障跳闸功能是否可以投入;发保护跳闸信号和分开发命令,检查电流判断开关是否分闸;如果是合闸,得到重合闸信号,检测故障电流,无则结束,有,发分开关命令;如果电流判断开关分闸,则结束;如果电流判断开关合闸,发出开关跳闸失败信号,结束任务。优点是:能快速判别并跳开关,切除相应故障线路;可以快速排除故障,并恢复全线路供电;过电流保护功能及重合闸功能可灵活投/退,过电流检测时限及重合闸等待时间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持开放式通信的配电网馈线终端研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推进和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用户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电力部门提供安全、经济、可靠和高质量的电能。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的一环,它将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集于一体,对配电网上的设备进行远方实时监视、协调及控制,这是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配电系统向开放式、一体化和集成化的综合自动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效率,提高供电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能力,缩短停电时间和减少停电面积等方面,为供电系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中对集中式继电保护,需要在线路发生故障时需要快速判别并跳开关,切除故障线路恢复供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支持开放式通信的配电网馈线终端研制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集中式继电保护需要快速切除故障线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支持开放式通信的配电网馈线终端研制方法,包括集中式继电器保护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测线路电流i是否大于设定值Tk,同时检测故障时间t1是否大于设定值Tk,获取故障总信号及分相信号;
步骤二:判断自动复归时间是否到达,故障跳闸功能是否可以投入;
步骤三:获取到故障总信号及分相信号,并且自动复归时间已到,并且故障跳闸功能可以投入,发保护跳闸信号和分开发命令,检查电流判断开关是否分闸;
步骤四:如果电流判断开关是合闸,则开关跳闸失败发出,结束进入自动复归时间投入;如果电流判断开关是分闸,则重合闸功能投入,并且分闸时间t2Ty;
步骤五:得到重合闸信号,发开关合命令,判断命令发出后时间t≤500ms内是否再次检测到故障电流,如果无,则结束,自动复归时间后,回到步骤一;如果有,加速跳闸,发分开关命令,检查电流判断开关是否分闸;
步骤六:如果电流判断开关分闸,则结束,自动复归时间后回到步骤一;如果电流判断开关合闸,发出开关跳闸失败信号,结束任务,自动复归时间后,回到步骤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当线路发生短路等故障时,能快速判别并跳开关,切除相应故障线路;当线路发生瞬时性故障时,通过配置重合闸功能,可以快速排除故障,并恢复全线路供电;过电流保护功能及重合闸功能可灵活投/退,过电流检测时限及重合闸等待时间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集中式继电器保护方法的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阅图1为本发明支持开放式通信的配电网馈线终端研制方法的实施例,支持开放式通信的配电网馈线终端研制方法,包括集中式继电器保护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46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