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存证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4515.9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9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文;张国强;赖双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姆斯(北京)区块链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32;H04L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郭鑫 |
地址: | 10003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技术 数据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存证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哈希算法生成与接收到的目标文件数据对应的哈希值;将用户的身份信息、目标文件数据的基本属性数据和哈希值打包生成存证数据包;对存证数据包添加数字签名,并生成相应的数据ID对存证数据包进行标记;生成认证ID,对存证数据包经过确认后,生成包含区块信息和认证信息的存证证书,发送到区块链网络进行保存。通过区块链技术,用户可在原地保存数据的内容,而将与数据一一对应的哈希值与相关属性和作者个人信息关联起来保存到可信区块链中,既不外泄数据,同时也能证明数据的原创和归属,同时生成相应的存证证书,为他人提供证明和验证证书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存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区块链技术日趋成熟,通过许多节点共同维护一份数据库,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可靠,其去中心化,公开透明,防篡改等属性可作为原创数据存证的可信平台。
目前对于原创电子数据如文档、代码、图片、音视频、3D模型作品等的保护基本是通过给作品加密或打上水印方式,很难证明数据的原创性和归属性.还有通过第三方来保存电子数据,其证明力度也非常有限,一方面第三方服务器存在遭恶意攻击,数据泄露并被篡改的威胁,另一方面第三方本身也可能篡改其数据,滥用用户数据等,容易造成数据外泄。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存证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文件数据的原创性和归属性无法得到有效的证明,且数据容易因恶意入侵导致数据被篡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存证方法,包括:
S1、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文件数据,通过哈希算法生成与所述目标文件数据对应的哈希值;
S2、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和所述目标文件数据的基本属性数据,并将所述身份信息、基本属性数据和所述哈希值打包生成存证数据包;
S3、对所述存证数据包添加数字签名,并生成相应的数据ID对所述存证数据包进行标记;
S4、生成认证ID,对所述存证数据包经过确认后,将数据ID及对应存证数据包进行保存,并生成包含区块信息和认证信息的存证证书,发送到区块链网络中;
S5、所述区块链网络对包含所述存证证书的存证数据进行存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可选的,S1中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文件数据,通过哈希算法生成与所述目标文件数据对应的哈希值后,还包括:
根据已生成的存证数据包的哈希值判断所述哈希值是否存在,若是,则反馈所述哈希值对应的目标文件数据已存在的提示信息;若否,则执行S2。
采用上述可选的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哈希值的特性可知一段明文中有任何不同都不会生成一样的哈希值,由此可以根据哈希值的唯一性判断新录入的文件数据是否已生成过存证数据包,实现了对用户输入的目标文件数据的验证,避免恶意重复录入注册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身份信息包括:用户名称、身份证号、手机号和邮箱;所述基本属性数据包括:最后修改时间、文件标题、文件大小和文件格式;所述存证证书包括:所述认证ID、所述身份信息、所述基本属性数据、所述哈希值和连接到所述区块链网络的二维码。
采用上述可选的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用户的身份信息和文件数据的基本属性数据中具有标识性的信息和哈希值打包,提高数据包的唯一性,降低该数据包被仿制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姆斯(北京)区块链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利姆斯(北京)区块链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45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检测用固体取样器
- 下一篇:一种图书馆专用书立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