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制动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3892.0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0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冯士雄;陈仙根;张东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驱驰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5/30 | 分类号: | B66D5/30;B66D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31307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41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制动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制动器。
背景技术
电机制动器是一种通电电磁吸合、断电摩擦制动式的制动器,用于电磁制动式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食品、机床、包装等机械中,实现快速停车和准确定位,可用在断电时安全制动等场合。
为了在断电的情况下,安全有效的释放制动器。各国都有严格统一规定:我国释放制动力标准与国际一致,标准为400N/台。建筑升降机通常由3台7.5—11千瓦电机为一组动力,通过齿轮、齿条和轨道作上下运动。目前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遇到故障停电后,提升电梯经常悬在半空,为了使提升电梯能够降低到安全楼层,通常由经验丰富的技术工,攀登到电机上方用力逐个释放制动器,这样操作不但技术难度高,而且危险性很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机制动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制动器,包括摩擦盘、制动盘、衔铁盘、磁轭以及制动手柄,所述摩擦盘与衔铁盘之间依次设有定位盘以及旋转盘,所述定位盘以及旋转盘均套设于所述制动盘上,所述制动手柄的转动端具有圆弧形的第一齿段,所述旋转盘上具有与第一齿段啮合的圆弧形的第二齿段,还包括连杆、操作手柄以及手柄固定座,所述连杆竖直布置,且与所述制动手柄的自由端铰接,所述操作手柄的转动端与所述手柄固定座铰接,且该操作手柄与所述连杆铰接,所述第二齿段的半径大于第一齿段的半径。
所述第一齿段与第二齿段的半径比为1:6.25,所述制动手柄的转动端中心至第一齿段的力臂与该转动端中心至连杆的力臂之比为1比5.5,所述操作手柄的转动端中心至连杆铰接处的长度与该转动端中心至操作手柄的自由端的长度之比为1:4。
本方案还包括用于在操作手柄的下方进行止挡的安全销,所述安全销水平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手柄固定座上。
本方案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操作手柄的安全箱,所述操作手柄、手柄固定座以及安全销均位于所述安全箱内,所述连杆的下端从所述安全箱的顶部伸入后与操作手柄铰接。
所述连杆被多个电机制动器共用,其与多个电机制动器的制动手柄的自由端铰接。
所述第一齿段为半圆弧形。
所述第一齿段的半径为18mm,所述第二齿段的半径为112.5mm。
本发明制动器只需一般技术工至升降机顶部向下扳动操作手柄即可进行释放,安全性高,并且根据杠杆原理,操作手柄通过连杆带动制动手柄摆动,从而完成释放,这样的方式相比直接扳动制动手柄,更加省力,降低了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制动器的内部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制动手柄与旋转盘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安全箱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以及图2所示,一种电机制动器,包括制动手柄110、连杆120、操作手柄130、手柄固定座140、摩擦盘180、制动盘190、衔铁盘197以及磁轭198。
摩擦盘180与衔铁盘197之间依次设有定位盘199以及旋转盘150,定位盘199以及旋转盘150均套设于制动盘上,制动器的内部具体结构请参见申请人已授权专利(电机的制动器结构,CN205882968U)。
如图3所示,制动手柄110的转动端具有圆弧形的第一齿段111,旋转盘150上具有与第一齿段111啮合的圆弧形的第二齿段151,第二齿段151的半径大于第一齿段111的半径,达到省力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段111为半圆弧形,且第一齿段的半径为18mm,所述第二齿段的半径为112.5mm。
连杆120竖直布置,且与制动手柄110的自由端铰接。
如图1以及图4所示,操作手柄130的转动端与手柄固定座140铰接,且该操作手柄130与连杆120的下端铰接,手柄固定座140固定于升降机2的顶部。
由于本发明制动器只有在遇到故障停电后,为了使升降机2能够从半空降低到安全楼层,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撤离才会启用,为了防止施工人员误操作,本发明设计了用于在操作手柄130的下方进行止挡的安全销160,安全销160水平可拆卸的固定于手柄固定座140上,卸下安全销160之后,才能向下扳动操作手柄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驱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驱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38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快速调节长度的倒链
- 下一篇:一种桥式升降控制结构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