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释抑制剂包膜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143321.7 申请日: 2017-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7840713A 公开(公告)日: 2018-03-27
发明(设计)人: 肖强;李丽霞;李鸿雁;曹兵;倪小会;衣文平;徐新朋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C05G3/08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代理人: 关畅
地址: 100097 北京市海淀***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控释 抑制剂 包膜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领域,涉及一种控释抑制剂包膜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稳定性肥料由于含有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可延长复合肥肥效期、降低肥料氮损失的效果,近年来被开发并应用。但是,在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肥料当中抑制剂材料的有效期短,成本较高,区域差异特性不明,部分土壤的作用效果有差异,导致稳定性肥料效果不稳定。目前虽已开发出近百种抑制剂,但成为商品的主要有DCD、DMPP等硝化抑制剂与NBPT、HQ等脲酶抑制剂,其中DCD硝化抑制剂应用最广泛,较被认可,因为DCD具有与固肥易结合的优越性。但由于这类抑制剂同时具有易水溶性和分解性,因此其移动性强,易淋失和分解,与NH4+N易分离,从而抑制效果一般、并且对环境产生污染风险。因此,对于使用DCD类这种易水溶抑制剂开发稳定性肥料的方法需要另辟蹊径,以解决其易淋失、分解的问题,达到其较好的抑制效果。

目前稳定性肥料产品以复合肥料为主,其生产工艺是在复合肥生产过程中将抑制剂以物理混合的方法加入,通过高塔喷浆造粒形成。这种工艺采用的原料主要是全水溶性的氮磷钾肥,制备的稳定性复合肥应用到田间后,遇到灌水或降雨肥料会立即溶化,抑制剂溶出继而对复合肥起作用,但随之而来就产生了上述一系列问题。那么,如何解决稳定性复合肥中易溶解类抑制剂从肥料中释放出后产生的易淋失、分解的问题,目前研究鲜见。本专利认为方法之一就是直接对稳定性复合肥进行包膜,但是,由于高塔造粒工艺规模及成本的限制,如果需要小规模用量的肥料样品或者对抑制剂配方进行调整时,高塔造粒工艺较难实现。因此,该技术方法不是上乘之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释抑制剂包膜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控释抑制剂包膜复合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醇类物质与固化剂混合至匀,反应完毕得到体系a;

2)向步骤1)所得体系a中加入良溶剂和扩链剂混合至匀,再加入抑制剂I超声震荡,得到体系b;

3)将步骤2)所得体系b、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和抑制剂II分成若干等份,分批喷涂在复合肥颗粒表面进行原位成膜,得到所述控释抑制剂包膜复合肥。

上述方法的步骤1)中,醇类物质选自一元醇中至少一种;具体选自甲醇、乙醇和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固化剂选自二元醇和多元醇中至少一种;

所述二元醇具体选自乙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中至少一种;

所述多元醇具体选自季戊四醇、甘油和三羟甲基乙烷中至少一种;

所述醇类物质与固化剂的用量比为(1-10)ml:1g,具体为10ml:4g、5ml:1g或10ml:1g;

所述混合步骤中,温度为10℃-60℃,具体为50℃;时间为5min-30min,具体为15min。

所述良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甲酰胺、乙酰胺、苯甲酰胺和植物油中至少一种;所述植物油选自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和菜籽油中至少一种;

所述扩链剂选自石蜡、山梨醇、三羟甲基乙烷、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三甘醇、新戊二醇(NPG)和二乙氨基乙醇(DEAE)中至少一种;

所述抑制剂I和抑制剂II相同或不同,均选自双氰胺(DCD)、3-甲基吡唑(MP)、1-甲基吡唑-1羧酰胺(CM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脒基硫脲(ASU)、2-甲基-4,6-双(三氯甲苯)均三嗪(MDCT)和2-磺胺噻唑(ST)中至少一种;

所述抑制剂I和抑制剂II的粒径均为0.5mm以下;具体可为0.02-0.08mm或0.02mm以下;

所述抑制剂I与抑制剂II的质量比为1:10-30,具体为1:12或1:24;

所述良溶剂、抑制剂I与醇类物质的质量份数比为(1-10)g:1g:(1-5)ml,具体为6g:1g:2ml、2g:1g:1ml或1g:1g:1ml;

所述扩链剂与所述醇类物质的体积比为1:(0.5-10),具体为1:1、1:0.5或1:3.3;

所述混合步骤中,温度为20℃-70℃,具体为50℃;时间为1min-10min,具体为5分钟;

所述超声震荡步骤中,功率为0.2-1kW,具体为0.3kW;时间为5-60分钟,具体为5分钟或30分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33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