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心式导体额定电压0.6/1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3235.6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4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蒋军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达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95;H01B9/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42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心 导体 额定 电压 0.6 kv 交联 聚乙烯 绝缘 电力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具体是一种一种同心式导体额定电压0.6/1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在电力系统中用作电能传输和分配,根据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不同,使用了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电缆。通常,低压电力电缆产品的结构设计中不采用同心式导体,如在70年代以来,大量生产的YJV、YJLV、YJV22、YJLV22等系列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和护套的电力电缆已推广使用。由于未能很好地区分工程的具体情况和使用场所,在三相系统的输配电路中仍大量地使用这种无同心式导体(即无屏蔽特性)的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给工程设计,输配电网运行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存在下列三个缺点:
(1)抗干扰性能差。
(2)相一零回路阻抗大,使线路单相短路电流值降低,影响首端保护装置在单相短路时的灵敏度。
(3)沿高层建筑内敷设的电缆,因无屏蔽层,难免在强大雷电流的电磁效应作用下产生过电压,造成绝缘层的损坏或击穿。
由于低压电力电缆本身结构存在的问题,而引起的各种干扰和危害已日趋复杂和严重,因此,在电站、电厂、高层建筑、隧道、地铁、计算机房的电缆选型与运行敷设中不得不加以重视,同心式导体额定电压0.6/1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将弥补以上缺点,此项目产品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同心式导体额定电压0.6/1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包括设置在电缆中心的芳纶抗拉元件,在芳纶抗拉元件外设有六根以承载铜芯为中心的铝合金导体,在六根铝合金导体外设有交联聚乙烯绝缘管,在交联聚乙烯绝缘管外设有隔离套;在隔离套外套有空心扎纹铝管,在空心扎纹铝管外设有钢带铠装层;所述的空心扎纹铝管内设有十六根以芳纶抗拉元件为中心的铜包铝导体。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管由交联聚乙烯材料编织成管并在外粘贴pvc薄膜而成。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芳纶抗拉元件、铝合金导体以及铜包铝导体的横截面之比为1.2:1:1。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芳纶抗拉元件的横截面为1.5-2mm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采用芳纶抗拉元件替代钢丝铠装抗拉元件,不仅使得电缆的抗拉强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柔韧性好,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与阻燃性能,而且断裂伸长率较小,不易发生变形。另外,芳纶材料的密度相比降低很多,相同抗拉强度要求下可大大降低电缆的重量。
2、该电缆输送电力时,不会对周围电气设备产生干扰;也消除了外来电磁干扰对连接在本电缆上的电气设备的影响。
3、能避免强大雷电磁效应电压所导致的击穿或损坏,提高了高层建筑避雷效果和可靠性。
4、能提高线路首端过流保护装置的灵敏度,使电缆及接在其上的电器设备得到有效的保护。
5、具有较低且均匀的正(逆)序和零序阻抗,有利于改善铜电品质。
6、适用于无芯电缆的TN-C和TN-C-S系统供电。
7、能尽快消除因一相绝缘击穿而发生的接地故障。
8、加工方便,柔软性高,易于施工,可降低成本。
9、同心式导体额定电压0.6/1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将带动电力系统的升级,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节能降耗作出贡献,方案已经得到电力行业专家的认可,并认为将大范围内替代现有常规产品,市场前景可观,运用该研究成果,还将会使我国电力传输系统方面加快现代化进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同心式导体额定电压0.6/1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包括设置在电缆中心的芳纶抗拉元件1,在芳纶抗拉元件外设有六根以承载铜芯为中心的铝合金导体2,在六根铝合金导体外设有交联聚乙烯绝缘管3,在交联聚乙烯绝缘管外设有隔离套4;在隔离套外套有空心扎纹铝管5,在空心扎纹铝管外设有钢带铠装层7;所述的空心扎纹铝管内设有十六根以芳纶抗拉元件为中心的铜包铝导体6。
其中,所述的芳纶抗拉元件、铝合金导体以及铜包铝导体的横截面之比为1.2:1:1,加强钢芯的横截面为1.5-2mm2,使得电缆更加的圆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达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达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32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