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光纤激光清洗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2630.2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7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佘茜;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镭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7/00 | 分类号: | B08B7/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曹政 |
地址: | 241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光纤 激光 清洗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光纤激光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传统技术中,物件表面树脂、油污、污渍、污垢、绣浊、涂层、镀层、油漆通过人工去除,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激光去除物件表面树脂、油污、污渍、污垢、绣浊、涂层、镀层、油漆等,工作效率高的手持光纤激光清洗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光纤激光清洗设备,具有:
壳体;
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光纤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电路板通过电路连接;
振镜系统,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光纤头发出的光能够照射在所述振镜系统中并能通过振镜系统改变光线方向;
矩形场镜,设置在所述壳体端部,经振镜系统射出的光经所述矩形场镜聚焦射出。
所述壳体内设有光路基座,所述光纤头、振镜系统、矩形场镜依次安装在所述光路基座上。
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控制所述电路板电路通断的电路控制开关。
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出光触发按钮,所述出光触发按钮通过电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出光触发按钮能够控制所述光纤头发出光线。
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把手。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操作简单,接通电,打开设备,即可进行无化学试剂、无介质、无尘、无水的清洗,可自动对焦,贴合曲面清洗,清洗表面洁净度高等优势,能够清除物件表面树脂、油污、污渍、污垢、绣浊、涂层、镀层、油漆。易于携带、移动、操控和实现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手持光纤激光清洗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手持光纤激光清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电路控制开关,2、出光触发按钮,3、光纤头,4、壳体,5、电路板,6、光路基座,7、矩形场镜,8、振镜系统,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2,一种手持光纤激光清洗设备,具有:
壳体;
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是控制其他设备的电路。
光纤头,设置在壳体内并与电路板通过电路连接;是设备的核心,出光元件。
振镜系统,设置在壳体内,光纤头发出的光能够照射在振镜系统中并能通过振镜系统改变光线方向;使光线多方向扫描射出。
矩形场镜,设置在壳体端部,经振镜系统射出的光经矩形场镜聚焦射出。
壳体内设有光路基座,光纤头、振镜系统、矩形场镜依次安装在光路基座上。
壳体上还设有控制电路板电路通断的电路控制开关。
壳体上还设有出光触发按钮,出光触发按钮通过电路与电路板连接,出光触发按钮能够控制光纤头发出光线。
壳体上还设有把手。
组装步骤:
将光纤头与光路基座联接,再将矩形场镜和振镜系统通过七颗M3×8圆柱头螺钉与之联接。在装配和调整好光路后,将组装好的部件放入壳体内,将电路板通过两颗M3×8盘头螺钉连接在壳体上,再将电路控制开关、工作指示灯、出光触发按钮,按照对应的位置安装在壳体上,接线后,调试电路,一切正常后,再次调试电路和光路,确认组装完毕后。将把手组装在一起,然后将其用六颗螺钉与之前组装好的整体部件连接在一起。
设备特点:
涵盖光纤高、中、低功率激光器便携式手持激光清洗机。
非接触式清洗,不损伤零件基体。
精准清洗,可实现精确位置、精确尺寸选择性清洗。
不需任何化学清洗液,无耗材,安全环保。
操作简单,通电即可,可手持或配合机械手实现自动化清洗。
清洗效率非常高,节省时间。
激光清洗系统稳定,几乎无需维修。
应用范围:
金属表面除锈;
表面除漆脱漆处理;
表面油污、污渍、污垢清洗;
表面镀层、涂层清除;
焊接面/喷涂面预处理;
石像表面灰尘及附着物清除;
橡胶模具残留物清理。
应用行业:模具行业、汽车制造、船舶业、食品加工、污水处理、橡胶轮胎、石油化工等行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镭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科镭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26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能源互联网的需求响应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力电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