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监控视频传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2405.9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1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海华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监控 视频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监控视频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网络的发展,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逐渐暴露出其不足之处,例如,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需要布设大量的数据线路进行数据的传输,工作强度大,而且由于视频采集点与监控地点距离较远,其数据线路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线路会发生阻断等现象,影响视频传送,无法对视频进行监控。传统电梯监控采用随缆方案,对相关设备提供电力供应、同时将音视频监控信号传输至监控中心,从而实现一缆多用。但电梯经过长时间,周期性的往复上下行机械运动过程,随缆往往容易磨损,甚至断裂,再次部署随缆成本虽然不高,但极易再次出现相同后果,使得电梯维护成本偏高;而且有线传输干扰现象非常严重。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部署灵活、维护简单、受干扰小、外型美观灵巧、方便安装、能有效避免因电梯随缆故障导致的监控画面及音频丢失的基于无线信号的电梯监控视频传输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部署灵活、维护简单、受干扰小、外型美观灵巧、方便安装、能有效避免因电梯随缆故障导致的监控画面及音频丢失的基于无线信号的电梯监控视频传输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监控视频传输系统,其包括视频采集模块、视频中心处理单元、无线收发处理器、USB接口、锂电池、电源管理、按键盘LED指示灯、RF外部PA,所述视频采集模块由视频发送端和视频接收端组成,所述视频发送端采用ARM7控制器,获取电梯摄像机采集到的视频数据,进行视频压缩,然后将数据发送出去,所述视频接收端采用ARM7控制器,将接收到的数据解压缩、视频解码;
进一步地,所述视频发送端放置在电梯轿厢顶部,视频接收端置于天井上部或井的底部,所述视频发送端和视频接收端之间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接收到的视频信号通过视频电缆送到监控室。
本发明的所述电梯监控视频传输系统中,视频发送端采用ARM7控制器,获取电梯摄像机采集到的视频数据,进行视频压缩,然后控制UM2455收发芯片将数据发送出去;视频接收端采用ARM7控制器,将UM2455接收到的数据解压缩,视频解码,送到LCD屏上。本方案中2.4G RF芯片采用的UM2455是UBEC推出的ZigBee芯片Cost down版本,UM2455采用直接序列展频技术(DSSS)来避免2.4GHz ISM频带上日益严重的电波与噪声干扰,更具有CSMA/CA防碰撞机制进一步提高通讯稳定性,UM2455具有AES128加密功能,确保视频监控数据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方案所采用的扩频技术的基本特征是:使用比发送的信息数据速率高许多倍的伪随机码,把载有信息数据的基带信号的频谱进行扩展,形成宽带的低功率谱密度的信号来发射。微波扩频技术在发射端进行扩频调制,在接收端以相关解调技术收信。
本发明的所述电梯监控视频传输系统安装非常简单,将发送端放置在轿厢顶部,接收端置于天井上部(或井的底部,视监控室的位置而定,如果监控室在顶楼可把接收端和天线放在井的上部,反之则在井的下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将接收到的视频信号通过视频电缆送到监控室,管理人员就可以实时监控电梯里的运行情况了。
由于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不存在有线监控在电梯运动过程中对电缆线的磨损,确保监控系统长期可靠工作;系统带有备用锂电池,在监控系统外部电源故障的情况下仍可自行继续持续工作2小时,充分保障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部署灵活、维护简单、受干扰小、外型美观灵巧、方便安装、能有效避免因电梯随缆故障导致的监控画面及音频丢失的基于无线信号的电梯监控视频传输系统,由于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不存在有线监控在电梯运动过程中对电缆线的磨损,确保监控系统长期可靠工作,系统带有备用锂电池,在监控系统外部电源故障的情况下仍可自行继续持续工作2小时,充分保障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海华,未经杨海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24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传递热敏温度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PU覆膜鞋面及该鞋面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