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2244.3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3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吴伏坡;王凱平;陈治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济股份有限公司;合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李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器械 套管组件 固定座 导引槽 键槽 穿刺 凸块 穿刺器 套接件 可收缩 上移动 凸块卡 长轴 内壁 气囊 底座 气压 连通 延伸 | ||
1.一种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穿刺器械,包含一底座以及一穿刺部,该穿刺部由垂直于该底座的一方向延伸出,且该穿刺部包含一凸块以及一尖端,该尖端位于该穿刺部相对于该底座的另一端,而该一凸块由该穿刺部的外表面径向延伸;以及
一套接件,包含:
一气压座,包含一握柄、一连接部、以及一第一气阀,该握柄包含一开口,该穿刺部由该开口穿入,该底座接触该握柄,该连接部由该握柄延伸出,并包含一组装信道,该组装信道与该开口连通,该第一气阀连接该连接部,并与该组装通道连通;
一第一套管组件,包含一第一组接端及一第一套接端,该第一组接端组接于该组装通道中,且该第一组接端对应于该第一气阀,该第一套接端的管壁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一开口;
一第二套管组件,包含一第二组接端及一第二套接端,该第二组接端可伸缩地套接于该第一套接端,其中该第二套管组件可相对该第一套管组件收缩,使该第一套管组件容置于该第二套管组件中;
一固定座,固定于该第二套接端,包含一通道、一内缘壁、一导引槽、一键槽、以及一出气口、该通道贯穿固定座、该内缘壁由该固定座的内壁面向该通道沿伸,该导引槽与该通道连通,相邻于该内缘壁,该键槽开设于该内缘壁,并与该导引槽连通,该键槽位于远离该导引槽的一端的宽度小于邻近该导引槽的一端,该出气口开设于该固定座的表面,该穿刺部的一部分位于该组装通道、该第一套管组件、该第二套管组件中、以及该信道中,而该尖端突出于该固定座;以及
一气囊,套设于该固定座,且对应于该出气口,
其中当该穿刺器械的该凸块由该导引槽进入该键槽后,旋转后使该凸块沿该键槽滑动至与该内缘壁接触,使该穿刺器械与该固定座固定,该穿刺器械带动该套接件沿该穿刺器械的一长轴方向上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套管组件更包含一第一内管及一第一外管,且该第一套管组件区分为一第一管壁区域及一第二管壁区域,在该第一管壁区域,该第一外管围绕该第一内管,在该第二管壁区域,该第一外管不围绕该第一内管,该第二套管组件包含一第二内管及一第二外管,且该第二套管组件区分为一第三管壁区域及一第四管壁区域,在该第三外管壁区域,该第二外管围绕该第一外管,在该第四外管壁区域、该第二外管壁围绕该第二内管,该第一开口开设于该第一外管的管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管与该第一外管之间、该第一开口、该第一外管与该第二外管之间、该第二外管与该第二内管之间、及该出气口连通形成一气流通道,当一气体由该第一气阀进入后,沿该气流通道流动,经过该出气口进入该气囊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气密组件,该气密组件设置于该第一套管组件及该第二套管组件的一部分上,密封该第一套管组件及该第二套管组件的一套接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刺器,其特征在于,该气密组件包含一挡止件及一气密套管,该挡止件组接于该第一套管组件上,并邻近该第一套接端,该气密套管套接于该第一套管组件及该第二套管组件的该套接处,且该气密套管包覆该挡止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刺器,其特征在于,该气密组件更包含一气密环,该气密环套接于第一套管组件的一部分,并与该挡止件接触,且该气密环包覆于该气密套管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当该套接件拉伸时,该第二套管组件相对于该第一套管组件朝远离该气压座移动,直到该挡止件与该第二套管组件接触。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当该套接件收缩时,该第二套管组件相对于该第一套管组件朝向该气压座移动,该第一套管组件收入该第二套管组件之中,直到该气密组件与该连接部接触。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刺器,其特征在于,该气密组件更包含一紧固件,该紧固件组接于该第一套接端,并与该第二内管的内管璧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当该凸块由该键槽回到该导引槽时,该穿刺器械可自由地由该套接件中退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济股份有限公司;合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济股份有限公司;合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22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