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宜社区绿地面积分异特征的植物群落空间结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0675.6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3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车生泉;李志刚;靳思佳;阚丽艳;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60;A01G20/00;A01G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宜 社区 地面 积分 特征 植物群落 空间结构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宜社区绿地面积分异特征的植物群落空间结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植物群落空间类型和社区绿地面积差异化分布,控制乔灌草盖度和郁闭度。进一步地,植物群落空间类型包括生态景观型、草地型和冠下空间型植物群落,为充分发挥其对周边环境的降温增湿效益,群落郁闭度和乔灌草盖度在群落面积≤200m2,200~400m2之间和>400m2时应分别进行不同的设置。本发明通过不同植物群落空间类型和面积等级对郁闭度和乔灌草盖度的合理设置,可充分结合社区的用地现状,有效改善群落周边温湿度环境,提高人体舒适度,满足社区居民夏季户外出行的不同需求,具备良好的生态景观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林技术领域的方法,具体是一种适宜社区绿地面积分异特征的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E.Stiglitz认为将显著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因素是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高科技。目前城市化的急剧进行也伴随着城市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城市社区具有相对完整的空间构成和社会功能,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城市化实现过程的基础和载体。社区硬化地表面积的增加,使下垫面粗糙度增大,反射率减小,地面长波辐射损失变少,地表能够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最终改变了社区下垫面的热力属性,是产生热岛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城市蒸腾量较少,空气含水量低,有限的水汽又通过湍流作用不断向上扩散,导致空气湿度相对较低,形成城市干岛。
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社区绿地是社区中最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是维持社区生态化运行的绿色基础设施。城市社区绿地植物群落一般指社区中的人工植物群落,是组成社区绿地的基本单元,是遵循一定设计原则和方法,将所有植物按照一定数量比例、水平和垂直结构配置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所形成的植物集合体,具备环境调节、景观游憩及文化教育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其对社区温湿度环境的调节功能主要有三种机制:1)植物的蒸腾作用和下垫面的蒸发作用;2)对太阳辐射的遮挡作用;3)调节大气环境中的碳氧平衡。由于社区绿地位于居住型社区环境中,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基于温湿度调节功能的群落设计需要满足居民实际使用的需求;另外,由于建筑、道路等的限制,社区植物群落面积的差异较大,社区绿地的群落设计也需要考虑用地面积的限制。通过分析社区不同空间类型绿地植物群落夏季温湿度的调节功能,以及群落结构因子与温湿效应的关系,有效筛选社区不同空间类型植物群落的主要温湿度调控影响因子,并提出构建具有强降温增湿效益的社区绿地空间结构的方法,充分发挥社区绿地植物群落对周围温湿度环境的调控功能,为改善社区居民夏季户外活动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社区绿地植物群落的特性,通过对社区绿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夏季降温增湿能力的实地调研分析,结合植物群落面积及其结构特征的调整,以提升社区绿地植物群落夏季的降温增湿功能,同时考虑社区绿地植物群落的景观服务功能,实现不同空间类型植物群落生态与景观服务功能的相协调,达到改善社区温湿度环境、降低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成本、提升城市绿地景观游憩功能的多重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06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色象草与桑树的套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西南桦苗木质量的化学调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