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纸造纸污泥的回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9050.8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5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宇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文科 |
地址: | 31203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纸 造纸 污泥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造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废纸造纸污泥的回用系统,依次包括废水池;分离池,分离池与废水池相通且呈蛇形设置,沿着分离池的延伸方向,分离池的底壁上排列设置有上端朝向靠近废水池的进水端倾斜向上设置的重杂质挡板,分离池的顶部排列设置有下端朝向靠近废水池的进水端倾斜向下设置的轻杂质挡板;沉淀池;圆网浓缩机;污泥储存池。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过在废水池和沉淀池之间设置分离池,且在分离池的上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轻杂质挡板、重杂质挡板,从而能将废水中的重量杂质以及轻杂质挡住,减小对污泥的质量影响,从而提高污泥造纸时的纸张成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纸造纸污泥的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造纸企业在采用废纸作为原料抄纸时,废纸脱墨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泥,每利用一吨废纸会产生100kg 左右的污泥。随着废纸回收率和利用率逐渐增加,污泥产生量也会随之增加,无疑会对生产环境造成严重破环。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5954394U,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2月15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造纸污泥利用装置,包括污泥收集池、气浮机、污泥储存池、浆泵、放料箱、膨润土搅拌、纤维回用剂搅拌,污泥收集池的入口与污泥来源处相连接,污泥收集池的出口与气浮机的进料口相连,气浮机的出口与污泥储存池的入口相连,污泥储存池通过浆泵与放料箱的入口相连,放料箱内设置膨润土搅拌,放料箱出口通过流送管路与造纸机相连,流送管路上设置纤维回用剂搅拌。
这种造纸污泥利用装置先通过将污泥输送到污泥收集池内,且在添加酰胺后通过搅拌装置对污泥收集池内的污泥进行搅拌;继而将污泥输送到气浮池内进行气浮;再将污泥输送污泥储存池内;然后将污泥输送到放料箱子内通过膨润土进行搅拌;最终通过流送管路将污泥输送到造纸机内实现回收利用。
废纸造纸过程中污泥随着废水一起排出,但在废水中存在重杂质以及轻质造纸,重量杂质包括有砂子、大颗粒沉淀物等,轻杂质包括有轻杂质泡沫、塑料皮、油污等,这些杂质进入到污泥中会对污泥的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纸造纸污泥的回用系统,具有分离废水中的重杂质、轻杂质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废纸造纸污泥的回用系统,依次包括废水池,用于存储来自碎浆脱墨车间排出的废水;分离池,所述分离池与废水池相通,沿着所述分离池的延伸方向,所述分离池的底壁上排列设置有上端朝向靠近所述废水池的进水端倾斜向上设置的重杂质挡板,所述分离池的顶部排列设置有下端朝向靠近所述废水池的进水端倾斜向下设置的轻杂质挡板;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包括与所述分离池的出水端的池体、设置在所述池体内的刮泥器、设置在所述池体的进水端处且用于投加阳离子絮凝剂的投药箱;圆网浓缩机,所述圆网浓缩机与所述沉淀池的污泥排出端相通且用于对污泥进行浓缩以及压榨;污泥储存池,所述污泥储存池与所述圆网浓缩机相通且用于与制浆车间的良浆配比后实现回收利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废水池和沉淀池之间增加分离池,在分离池的顶部和底部上分别排列设置有轻杂质挡板、重杂质挡板;使得当废水经过分离池后,在废水中的砂子、大颗粒沉淀物等重杂质在沉淀后进入到相邻的重杂质挡板之间,从而被重杂质挡板挡住;在废水中的轻杂质泡沫、塑料皮、油污等轻杂质在上浮后进入到相邻的轻杂质挡板之间,从而被轻杂质挡板挡住;最终使得对废水中的重杂质以及轻杂质进行分离,以提高通过沉淀池沉淀后得到的污泥质量。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废水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的分离池,所述废水池的出水端上连接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分离池的进水端相通的废水出水管路,所述废水出水管路上均设置有控制阀门,两个所述分离池的出水端上分别连接有与所述沉淀池的进水端相通的分离出水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宇纸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宇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90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