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流量超高扬程轴向剖分半开式叶轮多级离心泵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7513.7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9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何备荒;冯少生;丁垣利;罗幼如;霍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备荒;冯少生;丁垣利;罗幼如;霍岩 |
主分类号: | F04D1/06 | 分类号: | F04D1/06;F04D29/22;F04D29/043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22 | 代理人: | 梁明升 |
地址: | 414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超高 扬程 轴向 半开 叶轮 多级 离心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流量超高扬程轴向剖分半开式叶轮多级离心泵。
背景技术
流量30~50m3/h、扬程1500~2000m的泵在石化、合成氨、发电等行业属于关键泵,对高压往复泵,即使采用五缸或七缸,都无法克服输液脉动对工艺生产的不利影响,由于大功率高压往复泵存在故障率高、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的缺陷,各国都将研制重点放在离心泵上。但这种超低比转数离心泵是泵行业公认的技术难题之一,一直困扰着这种离心泵的研制和发展,这是因为这种参数的离心泵有很多特殊的技术难题:大直径窄流道闭式叶轮制造难度大、泵效率低、扬程曲线易出现驼峰,造成泵在小流量区运行时不稳定、轴功率曲线比常规离心泵上升得快,大流量时电机易过载。
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现有技术方案有三种:
一是增加泵的级数:使单级的比转数增加。但是,对小流量泵而言,如级数过多,泵轴细长,泵轴的刚度降低,易造成泵内小间隙处发生咬合卡死事故,降低运行可靠性。
二是高速化:这是因为比转数与转速成正比,提高转速也可改善低比转数泵的性能。但是,对于上述流量、扬程,用胜达因高速泵,转速将接近或超过每分钟二万转,制造水平要求很高,泵价昂贵。某泵制造厂样本上,流量25m3/h、扬程1250m,转速20600r/min。在石化行业,对于上述参数的离心泵采用高速泵的比例很小。仅管升转速、减级数、降成本是离心泵技术发展的趋势,但火电行业高压锅炉给水泵的最高转速仅6500r/min,Flowserve公司CA系列核电用安注泵的最高转速仅6000r/min。
三是采用半开式叶轮:叶型用多叶片、径向直叶片,扬程系数高于常规后弯叶片,目前ITT、Flowserve等知名泵公司在单级小流量离心泵上早已使用。API 610-2010版开始允许使用半开式叶轮,并指出“由于半开式叶轮少了一个盖板的园盘摩擦损失,可以提高效率”。对小流量泵,这种半开式叶轮制造精度易保证,克服了我国小流量泵大多用闭式叶轮,叶片数仅5~7片,由于叶轮流道扩散度太大,叶轮出口处出现回流,导致小流量至零流量区域的扬程曲线存在驼峰。但是现有技术的这种半开式叶轮,为了平衡轴向力,在轮盘上开了大量的平衡孔,出现二次流影响泵内的流场分布,降低了泵效率。本世纪初,苏尔寿公司为避免此缺陷进行了改进,开发出的OHHL型单级半开式叶轮小流量泵取消了叶轮盘上的大量平衡孔,仅保留叶轮轮毂处的平衡孔,但是为了平衡单级叶轮的轴向力,增加了背叶片,泵效率将减少2~5个百分点。美国胜达因公司高速离心泵叶轮的传统结构是6~8片径向直叶片,轮盘上开很多平衡孔,出现二次流影响泵内的流场分布,降低了泵效率。胜达因公司的新改进是用24片径向直叶片,取消轮盘上的平衡孔,因为是单级叶轮高速泵,为平衡轴向力,保留叶轮的轮毂处的平衡孔。可见现有技术的半开式叶轮小流量泵,叶轮的轮毂处都有平衡孔,从平衡孔泄漏的液流与进入叶轮的主液流相冲击,破坏了进口液流的正常流动状态,会降低泵的抗汽蚀性能。
2014.11.19公布的“水力部件对称布置可靠性高的核电化容补水泵”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公布号CN 104154027A),是针对流量34m3/h、扬程1800m的补水泵,为反应堆冷却水系统提供补充水。水温60℃泵进口压力不高,为常压贮水槽的水柱静压,无汽蚀问题,首级叶轮用单吸式合理。此泵为双层筒体BB5型泵,13级叶轮分成两组,叶轮背对背对称布置平衡轴向力,取消了现有化容补水泵的平衡鼓,设计合理。但此发明专利还存在不足,一是小流量泵用闭式叶轮,流道窄长,叶片数只能少,扬程系数必然比径向多叶片半开式叶轮的低,叶轮外径要加大,高压外筒体制造成本上升;二是窄流道闭式式叶轮铸造难,流道精度不易保证;三是设计者为了防止13级叶轮转子两端支撑的间距过大,转子中间的节流衬套的长度很短。因为节流衬套两端的压差接近泵总压差的一半(90bar),通过节流衬套的泄漏量与节流衬套的长度成反比,造成内泄漏量加大;中央衬套液膜的支撑,提高湿临界转速的作用也未能有效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备荒;冯少生;丁垣利;罗幼如;霍岩,未经何备荒;冯少生;丁垣利;罗幼如;霍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75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多级真空低温潜液泵
- 下一篇:多级离心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