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铸件打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7280.0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7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叶鸿;李克严;孙健;廖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叶鸿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1/06;B24B27/00;B24B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于晓霞,于洁 |
地址: | 325608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铸件 打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铸件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铸件是用各种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成型物件,包括铸钢件、铸铁件、铸铜件、铸铝件等类型。铸件是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等,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铸件铸件在初步制作完成后比较粗燥,一般主要通过人工进行打磨处理,磨光是借助粘有磨料的特制磨光轮(或带)的旋转,以切削金属零件表面的过程。磨光可去掉零件表面的毛刺、锈蚀、划痕、焊瘤、焊缝、砂眼、氧化皮等各种宏观缺陷,以提高零件的平整度和电镀质量。但是现有的铸件打磨装置,每次只能加工一个零件,而且夹紧装置操作较为复杂,使得铸件的加工效率低,极大的影响了生产,同时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不利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铸件打磨装置,每次只能加工一个零件,而且夹紧装置操作较为复杂,使得铸件的加工效率低,同时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极大的影响了生产,不利于使用,而提出的一种高效的铸件打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铸件打磨装置,包括底座和磨光器,所述磨光器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的上侧对称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相向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底座的上侧还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位于两个连接板之间,所述支撑柱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工作板,所述工作板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相向的一侧设有滑孔,所述滑孔中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工作板插设在滑孔中并与其滑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套筒,另一个所述第一限位块相向的一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套筒远离第一限位块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插设在第一套筒上的第一通孔中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相向的一侧设有齿条,所述工作板上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中插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工作板内对称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十字形连接孔,所述十字形连接孔中插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设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的两端对称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插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所述十字形连接孔内对称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传动块,所述传动块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侧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十字形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插块,所述固定块内对称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插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杆,所述第二通孔中设有第三弹簧。
优选的,所述工作板的下侧设有卡槽,所述支撑柱靠近工作板的一侧设有与卡槽卡接的卡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两端对称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滚轮,所述滚轮与连接板一侧的凹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块的上侧设有开口,所述螺纹杆位于放置块内的一端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夹持块,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插块的两侧对称设有设有限位槽,所述滑杆远离第二套筒的一端设有与限位槽卡接的第二限位块,所述滑杆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直齿。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内对称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设有与第一直齿啮合连接的第二直齿,所述转动盘的一端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另一端通过数据线与电脑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的铸件打磨装置进行改进,使得装置可以同时加工多个铸件,同时采用可以取出的夹持装置,使得加工连续,大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效的铸件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效的铸件打磨装置顶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连接板、3支撑柱、4转动轴、5工作板、6第一限位块、7第一弹簧、8滚轮、9第一套筒、10第一连接杆、11齿条、12固定块、13第二连接杆、14插块、15传动块、16传动杆、17第二弹簧、18第二套筒、19滑杆、20第三弹簧、21转动盘、22齿轮、23放置块、24螺纹杆、25夹持块、26磨光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叶鸿,未经吴叶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7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