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气液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6965.3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4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龙;潘琳;陈叔阳;李宗宇;周桥;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B01D50/20 | 分类号: | B01D50/20;C10L3/10;E21B43/34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龚春来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气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气液分离装置,包括中空腔,中空腔内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还设有与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的下端连通的积液区,第一分离室的室壁包括分离挡板和位于分离挡板相对两侧的且相对分离挡板弯折或者弯曲的二汇流板,分离挡板上设有若干导流槽,导流槽的相对两端分别向对应的汇流板所在的方向延伸,汇流板与中空腔的内壁无缝连接且汇流板上开设有气孔,一进气管连通第一分离室且正对分离挡板设置,至少一出气管与第二分离室连通,积液区的下端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置有截止阀。气流进入第一分离室后打在分离挡板上并沿导流槽向两边游走直至从气孔进入第二分离室,从而实现气液分离,成本低、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气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气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藏开发领域,油藏中通常含有溶解气而气藏中含有一定量的原生水和边底水,此外,凝析气藏存在凝析油和地层水,因此,气液分离工艺是油气开发与储运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国内外现有油气藏开发中,气液分离过程通常在油气中转站等逐级处理,且以常压或低压工作环境为主。该类气液分离设备体积庞大、工艺复杂、费用昂贵,适用于油气田大规模集中处理。但是,在井场应用中,特别是含水气井生产中,需要进行小规模简易气液分离及二次投入,此外,在油气集输管线常采用气液混输的输送工艺,而气水混输容易形成气水合物导致管线堵塞。
现有过滤分离器通常采用立式结构,天然气自分离器下部进气口进入,在装置内自下而上运动,经过过滤滤芯,从顶部出气口排出,天然气中携带的液体被过滤后积聚在下部通过排污口排出,装置设置液位计口可对装置内的液位进行显示和数据远传,过滤出的污水需要就地排放至污水罐储存拉运。采用现有气液分离处理方式,气液分离不充分,从出气口排出的气体中仍然含有大量的液体,需要再次经过气液分离处理,且工艺复杂、自动化程度较低、使用成本高、工作压力环境不能满足油气井需要,在井口使用时显然给生产和管理带来许多不方便,增加了生产和运输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本低、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温压环境适用广、能够使气液充分分离的高压气液分离装置。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高压气液分离装置,包括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分离室和所述第二分离室的下端连通的积液区,所述第一分离室的室壁包括分离挡板和位于所述分离挡板相对两侧的且相对所述分离挡板弯折或者弯曲的二汇流板,所述分离挡板上设有若干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相对两端分别向对应的所述汇流板所在的方向延伸,或者所述汇流板与所述中空腔的内壁无缝连接且所述汇流板上开设有气孔,或者所述汇流板与所述中空腔的内壁之间设有供气流通过的间隙,一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一分离室且正对所述分离挡板设置,至少一出气管与所述第二分离室连通,所述积液区的下端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截止阀。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挡板为弧形结构,向远离所述进气管所在的方向拱起。
进一步地,所述汇流板为直板结构,或者所述汇流板为弧形板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离室与所述第一分离室之间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气孔或者所述间隙,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室的下端,所述出气管位于所述第二分离室的上端,至少一滤网横置于所述第二分离室的上端和下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为向上拱起的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包括上下设置的细网和粗网,以及位于所述粗网和所述细网之间的液体通道,所述细网的网孔孔径小于所述粗网的网孔孔径,所述液体通道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水管与所述积液区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69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稳定性控制系统
- 下一篇:叠合板翻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