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栅面可调的钢化风栅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5283.0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8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明;何小平;池科长;陈碧珠;陈强;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4 | 分类号: | C03B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栅面 可调 钢化风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钢化成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够对弯曲玻璃板进行吹风冷却钢化的钢化风栅和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上的边窗玻璃和后档玻璃通常都是钢化玻璃,由于汽车的流线型轮廓,汽车玻璃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弯曲程度,才能和车身融为一体。目前汽车用钢化玻璃均采用物理钢化方法,物理钢化方法的原理是将平板玻璃进行加热,然后再骤冷的技术处理,使冷却后的玻璃表层形成压缩应力,玻璃内部形成拉伸应力,从而达到提高玻璃强度,使普通退火玻璃成为钢化玻璃。普通玻璃板需要依次经过加热软化、弯曲成型、吹风钢化和下片等工序实现钢化成型,具体工艺流程为:玻璃板通过陶瓷辊传输在加热炉内加热到玻璃软化温度,然后通过弯曲模具将玻璃板成型为所需的曲面形状,再将弯曲成型的玻璃板传输至钢化风栅中,通过钢化风栅喷射出的高速低温空气气流将玻璃板冷却钢化。
通常,为了安全起见,汽车钢化玻璃的碎片状态有着严格的规定。国家标准《GB9656-2003汽车安全玻璃》规定:钢化玻璃的碎片要满足在任一50mm×50mm的正方形内,碎片数不少于40块、但不多于400块;若厚度不大于3.5mm,则碎片数在40块以上、450块以下。物理钢化可以使玻璃板表面产生压缩应力,玻璃内部产生拉伸应力,拉伸应力有利于破碎时碎片密度的增加。钢化风栅喷射出的气流理论上要求是垂直于玻璃板表面的,这样才能保证玻璃板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均匀受冷钢化成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般要求钢化风栅的喷射气流的角度误差在0°~15°以内。
现有技术的钢化风栅的风栅面是固定的,如此一来对于不同曲面形状的玻璃板,必须使用风栅面形状对应的钢化风栅来进行钢化生产。如CN1324333A《成形玻璃板的均匀分布淬火》所描述的玻璃板钢化风栅,风栅面是固定的,一种玻璃板钢化风栅(淬火装置)只能生产曲率相近的玻璃品种。如CN201003031Y《双曲面玻璃钢化模块式风栅装置》所描述的模块式风栅,风栅面被分成多个模块,由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来调整风栅面的高度来形成目标曲面,在一定程度上使风栅面可调,适应多种曲面形状的钢化玻璃的生产需要。但是这种技术方案结构复杂,实施困难,制造成本高,调节操作也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栅面可调的钢化风栅,使钢化风栅具备通用性,可以用来生产多种曲率的钢化玻璃,并且风栅面调节方式简单快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栅面可调的钢化风栅,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第一风腔和第二风腔、上风栅和下风栅,所述第一风腔和第二风腔分别具有两个开口,所述第一风腔和第二风腔的其中一个开口分别与上风栅和下风栅连接密封,所述第一风腔和第二风腔的另一个开口分别固定在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形成入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栅包括上风栅固定部分和上风栅两侧可动部分,所述上风栅两侧可动部分通过活动连接固定在上风栅固定部分两侧;所述下风栅包括下风栅固定部分和下风栅两侧可动部分,所述下风栅两侧可动部分通过活动连接固定在下风栅固定部分两侧;所述第一风腔和第二风腔对应连接于上风栅两侧可动部分和下风栅两侧可动部分的位置部分为可伸缩部分;所述第一安装座与上风栅两侧可动部分之间,和第二安装座与下风栅两侧可动部分之间设置有调节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驱动机构可选地由电机、减速箱和滚珠丝杆组成,也可以为气缸或液压缸。当所述调节驱动机构由电机、减速箱和滚珠丝杆组成时,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减速箱的输入轴,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滚珠丝杆的螺杆,所述滚珠丝杆的螺母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上风栅两侧可动部分和下风栅两侧可动部分;当所述调节驱动机构为气缸或液压缸时,所述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上风栅两侧可动部分和下风栅两侧可动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腔的可伸缩部分为第一软接风管,所述第一软接风管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风栅两侧可动部分上,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风腔两侧并与所述第一风腔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风腔的可伸缩部分为第二软接风管,所述第二软接风管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下风栅两侧可动部分上,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风腔两侧并与所述第二风腔的内腔连通。采用软接风管作为所述第一风腔和第二风腔的可伸缩部分,在调节风栅面时,软接风管随着上风栅两侧可动部分和下风栅两侧可动部分的摆动而相应地伸缩,实现风栅面和风腔的同步调节,同时保证风腔内的空气气流分流到所述各个软接风管,通过软接风管从可动风栅面喷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52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柜母线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工用T型铜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