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铸造铝铜合金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5032.2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8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广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世联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12 | 分类号: | C22C21/12;C22C1/02 |
代理公司: | 11689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红莲 |
地址: | 102401 北京市房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铝铜合金 耐热 合金 热处理条件 重量百分比 室温水 延伸率 高铜 制备 保温 衰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铸造铝铜合金,其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分别为:Cu:2.0~3.5%,Mn:0.5~0.8%,Ti:0.2~0.6%,Sc:0.2~0.5%,Zr:0.1~0.3%,Cd:0.2~0.35%,杂质小于或等于0.1%,余量为铝。本发明的耐热铸造铝铜合金强度高,延伸率好,可在280℃高温下长时间使用。相比于传统高铜ZL205A合金,在相同的T6热处理条件下(538℃15h+室温水淬+175℃3h),本发明合金抗拉强度高出20~30MPa,且在280℃保温100h强度不衰退。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涉及一种耐热铸造铝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铜合金是一类轻质、高强、耐热型铸造铝合金,常应用于飞机、汽车、轮机的次承力部件,已在航空、航天、高铁、兵器等领域推广应用。相对于传统铸造铝合金,铝铜合金的耐热性较好,最高耐热、服役温度可达到200℃,但仍满足不了一些特殊、封闭、高温场合的使用需求,如某些特种发动机的支撑座、发动机罩、发动机冷端等部件,这些特殊部件通常要求服役温度超过250℃甚至更高,因此开发一种耐高温的铸造铝合金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强、耐热型铸造铝铜合金,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热铸造铝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铝铜合金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合金成分:Cu:2.0~3.5%,Mn:0.5~0.8%,Ti:0.2~0.6%,Sc:0.2~0.5%,Zr:0.1~0.3%,Cd:0.2~0.35%,B:0.002~0.08%,杂质小于或等于0.1%,余量为铝。
进一步,所述铸造铝铜合金含有2.8~3.5%质量的Cu。
所述铸造铜铝合金含有0.6~0.7%质量的Mn。
包含0.3~0.5%质量的Ti。
包含0.3~0.48%质量的Sc。
包含0.15~0.25%质量的Zr。
包含0.2~0.28%质量的Cd。
包含0.002~0.04%质量的B。
本申请还同时公开了一种前述耐热铸造铝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将熔炉升温至300~400℃保温20-35min,按质量百分比将纯铝、Cu、Ti、Sc、Zr、Mn放入坩埚中加热、熔化,坩埚在820~840℃保温保温1-2h,待全部熔化为铝合金熔体后,加入部分B,搅拌10-15min;
第二步,将铝合金熔体降温至710℃~730℃,并加入按质量百分比配比的金属Cd,搅拌3~5min,加入熔体质量0.2~0.4%的精炼剂,搅拌10~15min;
第三步,将铝熔体维持在710℃~730℃,按质量百分比加入余下的B,搅拌3~5min,加入熔体质量0.05~0.1%的精炼剂,静置20~30min,进行浇注。
进一步,在第一步中,所述Cu、Ti、Sc、Zr、Mn部分或全部采用铝基中间合金的形式。
所述铝基中间合金包括AlCu50、AlTi4、AlSc2、AlZr4、AlMn10,所述中间合金中的元素含量要求满足GB/T 27677-2011要求。
在第一步和第三步中,所述B采用Al5TiB1A中间合金的形式,所述中间合金中的元素含量要求满足GB/T 27677-2011要求。
其中,在第一步中,所加入B的质量为所预定在整个耐热铸造铝铜合金中B质量百分比的55~65%;
在第三步中,加入B的质量为所预定在整个耐热铸造铝铜合金中B质量百分比的45%~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世联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世联信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50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