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辊轮湿式自动数控研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4618.7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5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谭义满;钟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吉欣实业有限公司;谭义满 |
主分类号: | B24B7/17 | 分类号: | B24B7/17;B24B27/00;B24B55/06;B24B41/00;B24B41/02;B24B41/06;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20 | 代理人: | 马红 |
地址: | 52375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辊轮湿式 自动 数控 研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研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面辊轮湿式自动数控研磨机。
背景技术
为了完善零件的加工质量和精度,需要提高钢板表面的粗糙度以及去除钢板表面粘附的颗粒状细小杂物,目前钢板在加工表面粗糙度时非常的麻烦,一般通过铣床精铣或者通过手动抛光机抛光,虽然也有采用研磨机对钢板表面进行研磨的,但是这类研磨机大多数采用单面滚轮进行研磨,且只能研磨零件的单面,如果需要双面研磨,则必须研磨完成一面之后,再研磨另外一面,其不但操作麻烦,且研磨时间长,效率较低。
另外,目前研磨机的研磨轮是损耗品,需要进行定期更换,而单面研磨机因场地限制,存在更换不便的问题;而且目前的研磨机在研磨过程中会产生的金属粉尘,其扩散在空气中不但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双面研磨,减少研磨时间,提高研磨效率,且操作简单、研磨轮更换方便,以及能够防止研磨过程中粉尘扩散的双面辊轮湿式自动数控研磨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面辊轮湿式自动数控研磨机,包括主机外壳(100),所述主机外壳(100)内安装有一用于对钢板进行双面研磨的研磨机构和一安装在所述研磨机构下方用于对研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回收的粉尘回收机构(200),其中,
所述主机外壳(100),包括右侧板(101)、左侧板(102)、前面板(103)、后面板(104)、上盖板(105)和底板(106);所述右侧板(101)上设置有一用于钢板送入的进板口(1011),所述左侧板(102)上设置有一用于钢板送出的出板口(1021),且所述进板口(1011)与所述出板口(1011)位置对应;
所述研磨机构,包括经所述进板口(1011)至出板口(1021)沿钢板前进运行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轮组(301)、第二输送轮组(302)、第一研磨轮组(400)、第三输送轮组(303)、第二研磨轮组(500)、刷轮组(600)、第四输送轮组(304)和第五输送轮组(305)以及安装在第一研磨轮组(400)下方的下研磨控制机构和安装在第二研磨轮组(500)上方的上研磨控制机构;
所述第一输送轮组(301)由第一输送轮(3011)和位于第一输送轮(3011)正上方的第一压轮(3012)构成,所述第一压轮(3012)与第一输送轮(3011)相向转动,且二者之间的间距以根据进入钢板的厚度通过弹簧弹性调节;
所述第二输送轮组(302)由第二输送轮(3021)和位于第二输送轮(3021)正上方的第二压轮(3022)构成,所述第二压轮(3022)与第二输送轮(3021)相向转动,且二者之间的间距以根据进入钢板的厚度通过弹簧弹性调节;
所述第一研磨轮组(400)由下研磨轮(401)和位于下研磨轮(401)正上方的上输送轮(402)构成,且下研磨轮(401)通过下研磨控制机构控制其沿钢板运行方向反向转动、以及升降和左右研磨运动,以实现对钢板的夹紧和下表面研磨;
所述第三输送轮组(303)由第三输送轮(3031)和位于第三输送轮(3031)正上方的第三压轮(3032)构成,所述第三压轮(3032)与第三输送轮(3031)相向转动,且二者之间的间距以根据进入钢板的厚度通过弹簧调节;
所述第二研磨轮组(500)由上研磨轮(501)和位于上研磨轮(501)正下方的下输送轮(502)构成,且上研磨轮(501)通过上研磨控制机构控制其沿钢板运行方向反向转动、以及升降和左右研磨运动,以实现对钢板的夹紧和上表面研磨;
所述刷轮组(600)由下刷轮(601)和位于下刷轮(601)正上方的上刷轮(602)构成,所述下刷轮(601)和上刷轮(602)相向转动,且下刷轮(601)的下方设置有喷淋管,所述下刷轮(601)和上刷轮(602)的外圆表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对钢板上下表面金属粉尘进行清理的刷毛(6011);
所述第四输送轮组(304)由第四输送轮(3041)和位于第四输送轮(3041)正上方的第四压轮(3042)构成,所述第四压轮(3042)与第四输送轮(3041)相向转动,且二者之间的间距以根据进入钢板的厚度通过弹簧弹性调节;
所述第五输送轮组(305)由第五输送轮(3051)和位于第五输送轮(3051)正上方的第五压轮(3052)构成,所述第五压轮(3052)与第五输送轮(3051)相向转动,且二者之间的间距以根据进入钢板的厚度通过弹簧弹性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吉欣实业有限公司;谭义满,未经广东新吉欣实业有限公司;谭义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46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钢丝绳表面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装修用墙面腻子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