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线充电的螺杆电梯电源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4167.7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4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胡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旭亮 |
主分类号: | B66B9/02 | 分类号: | B66B9/02;B6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 充电 螺杆 电梯 电源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管理技术,具体涉及到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螺杆电梯电源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梯的运用已经从公共场所逐渐普及到私人楼宇中。
相对于普通箱式电梯而言,螺杆电梯可以解决其功耗大,施工难等问题,如中国专利200620103088.0公开的一种螺杆式家用电梯,该电梯采用单电机驱动,利用皮带带动螺母使其沿着螺杆带动L型升降台上下运动,避免了专门开设建筑井道的麻烦。
但其存在的技术问题是:
现有的螺杆电梯供电不太方便,如果直接与市电连接,存在电源线的拖拽,升降过程中容易缠绕在螺杆上,存在风险。大部分采用蓄电池供电,但往往需要在电梯停运时专门搭接充电线路为其充电,使用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螺杆电梯电源管理方法,通过在升降台内预置无线能量接收线圈,在电梯井道底部设置无线能量发射线圈,使其充分利用电梯结构空间实现无线电能传输,通过合理的电源管理,使其能够在不需要升降台反馈任何信号的情况下实现自动充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螺杆电梯电源管理方法,主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S1:检测电梯升降台运行里程的步骤;
S2:检测电梯升降台是否靠近井底的步骤;
S3:当电梯升降台达到预设运行里程并靠近井底,则启动无线能量发射机构,利用井底的无线能量发射线圈和电梯升降台底部的无线能量接收线圈感应耦合实现无线能量传输,启动时间维持S1分钟。
进一步地,在每一个停留层设置有传感器,步骤S1中根据传感器检测电梯升降台的停留位置,并计算其运行里程。
进一步地,步骤S2中利用设置在最底层的传感器检测电梯升降台是否靠近井底。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为设置在井道壁上的槽型光耦,所述电梯升降台上设置有用于触发所述槽型光耦的挡光片。
进一步地,设定楼层高度为H,当相邻一个楼层的传感器被触发,则认定电梯升降台运行里程增加H。
进一步地,S1分钟充电所得的电量大于预设里程的耗电量。
进一步地,记录传感器被触发的时间间隔T,当其大于预设阈值时,则启动无线能量发射机构,启动时间维持S2分钟,且S2>S1。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
将电梯传统的拖拽式供电改为可无线充电的蓄电池供电,降低了电梯安装过程中的布线麻烦,确保了供电安全,在无线充电的管控过程中,基于电梯运行里程进行充电管控,结合经验数据可以知道电梯的耗电情况,当其达到预定里程时,系统自动为其充电,升降台不需要向供电端反馈任何信号,节约无线信号通道,降低了设备控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螺杆电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螺杆电梯电源管理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S1:检测电梯升降台运行里程的步骤;这里
S2:检测电梯升降台是否靠近井底的步骤;
S3:当电梯升降台达到预设运行里程并靠近井底,则启动无线能量发射机构,利用井底的无线能量发射线圈和电梯升降台底部的无线能量接收线圈感应耦合实现无线能量传输,启动时间维持S1分钟。
以图2为例,在具体实施时,螺杆电梯包括电梯井道1和L型的升降台2,在电梯井道1中至少竖立有一个螺杆3,升降台2上设置有承载螺母4,通常承载螺母4在电机的带动下沿着螺杆3转动从而实现升降台2的升降,为了实现电机的供电,本实施例通过在升降台2的底板下方设置无线能量接收线圈5,通过在井道底部设置无线能量发射线圈6,利用无线充电技术实现升降台上蓄电池的电源供应。为了检测升降台2的运行里程,在每一个停留层设置有传感器7,具体实施时,传感器7为设置在井道壁上的槽型光耦,为了便于其检测,在电梯升降台2上设置有用于触发所述槽型光耦的挡光片8。
设定楼层高度为H,当相邻一个楼层的传感器被触发,则认定电梯升降台运行里程增加H,根据传感器检测电梯升降台的停留位置,就可以计算其运行里程,同时利用最底层的传感器,可以判断升降台是否靠近井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旭亮,未经胡旭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41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