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宜机械采收棉花品种的选育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131011.3 申请日: 2017-11-15
公开(公告)号: CN107711496A 公开(公告)日: 2018-02-23
发明(设计)人: 梁亚军;龚照龙;王俊铎;郑巨云;艾先涛;吴久赟;郭江平;李雪源;李强;张燕红;任磊;莫明·买买提;孙国清;张万里;杨伟;侯小龙;陈香兰;谭新;周丽蓉 申请(专利权)人: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H1/04 分类号: A01H1/04;A01H1/02;A01G22/50
代理公司: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3 代理人: 李振瑞
地址: 830091 新疆维吾尔自*** 国省代码: 新疆;6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适宜 机械 采收 棉花 品种 选育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宜机械采收棉花品种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棉花大多种植于地广人稀的区域,该区域内植棉劳动力特别紧张,每年拾花季节需引进大量的劳动力,采棉成本不断提高,人工采棉已经不能适应棉花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力发展机采棉技术是提高新疆棉花生产经济效益、致富植棉群众、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棉花机械采收是新疆乃至我国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生产上的机采棉品种只是替代品种,缺少专用的机采棉品种。现有机采棉品种存在果枝始节位偏低、采收率不佳、采净率低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适宜机械采收棉花品种的选育方法,以获得适宜机械采收的棉花新品种,以提高采收率和采净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宜机械采收棉花品种的选育方法选育出了棉花新品种,该品种用于机械采收时,果枝始节位高、采收率高、采净率高,为机采棉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宜机械采收棉花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中棉所17为母本,以新陆中9号为父本在海南进行杂交,收获早熟、产量高的F1代;

步骤2,以F1代为母本,以新陆中14号为父本在新疆进行杂交,收获早熟、产量高的F2代;

步骤3,在含有枯黄萎病的棉花圃中,采用机棉种植方法,种植F2代,收获抗枯黄萎病且产量高的F3代;

步骤4,在含有枯黄萎病的棉花圃中,采用机棉种植方法,种植F3代,收获抗枯黄萎病且产量高的F4代;

步骤5,在含有枯黄萎病的棉花圃中,采用机棉种植方法,种植F4代,收获抗枯黄萎病且产量高的F5代,所述F5代即为适宜机械采收棉花品种;

其中,所述机棉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棉花种子采用1薄膜12行66+10cm的种植模式,具体为:宽行、窄行交替种植,宽行的行距为66cm,窄行的行距为10cm,每行中相邻两株棉花的株距为10cm;

S2,待棉花脱叶率≥90%,吐絮率≥95%时即进行机械采收。

优选的,上述选育方法中,S1中棉花种子种植的密度为17902株/667m2

优选的,上述选育方法中,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早熟是指:生育期≤135d,伏前桃:伏桃:秋桃的比例为2~3:4~5:1;生育进程为:4月20日~25日为出苗期,4月25~5月20日为苗期,5月20~6月20日为蕾期,6月20~7月15日为花铃期,8月初花位到顶,7月15日~8月15日进入铃期,九月见絮,吐絮集中,霜前花率达90%以上。

优选的,上述选育方法中,步骤1~步骤5中,所述产量高是指:6.5g≥单棉铃重≥5.8g,单株平均结铃≥6个,机采籽棉产量≥450kg/667m2,皮棉产量≥180kg/667m2

优选的,上述选育方法中,步骤3~步骤5中,所述抗枯黄萎病是指:耐黄萎病T抗病指数≤35,抗枯萎病R抗病指数≤10。

本发明提供的适宜机械采收棉花品种的选育方法,,以“早字当头、突出品质、高产稳产、抗枯耐黄、适宜机采”为品种选育原则,在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的基础上选育适宜机械采收的品种,从“株型、茎、叶、枝、节、间、蕾、花、铃”的开展品种选育,交换地点种植选育新品种,按照严格要求选育标准,所得新陆中78号的产量指标(6.5g≥单铃重≥5.8g,单株平均结铃≥8个,衣分≥42%)、品质指标(绒长≥30mm,断裂比强度≥30cN/tex,马克隆值3.7-4.8,整齐度≥85%),果枝始节位高,完全符合机械采收标准,普通棉花品种的采收率为90%,采净率为80%,而新陆中78号采收率为97%采净率为95%,显著减少了机械采棉时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棉花种子种植模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宜机械采收棉花品种的选育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008年,以中棉所17为母本,以新陆中9号为父本在海南进行杂交,常规田间管理,收获早熟、产量高的F1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10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