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防尘绝缘子铁帽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8760.0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1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李成虎;林俊;丁宪平;程新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松岭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38 | 分类号: | H01B17/3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42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防尘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子铁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防尘绝缘子铁帽。
背景技术
对于目前实用的盘形绝缘子,不论是普通的瓷质或者玻璃质盘型绝缘子还是复合悬式绝缘子,其绝缘子间的连接部件主要是铁帽和与其配合的钢脚,这种部件已经标准化一直使用。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水防尘绝缘子铁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水防尘绝缘子铁帽,包括:下帽、上帽、杆部和伞部;
下帽为倒置桶状结构,上帽安装在下帽上,上帽内部为空腔,其顶部开设有杆孔,上帽上开设有连通其内腔和杆孔的槽口,槽口与上帽围壁的交界为上窄下宽的喇叭形状;
杆部为上窄下宽的喇叭形状,且与槽口匹配;杆部上设有外螺纹,外螺纹距离杆部底部的距离小于上帽内腔的深度;伞部中部设有穿孔,穿孔内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优选地,还包括限位板,限位板通过弹簧安装在下帽上并位于上帽内腔中,弹簧和限位板均为导电金属制成。
优选地,上帽为圆角结构。
优选地,下帽为圆角结构。
优选地,伞部覆盖上帽。
优选地,杆部底端为椭圆曲面,限位板上设有与杆部底端匹配的凹槽。
本发明中,杆部可通过槽口插装到上帽中,杆部的顶端从杆孔伸出;然后,在上帽内将杆部上移,便可防止杆部从槽口脱出。伞部和杆部可通过螺纹连接,在将杆部插入上帽后,在将伞部组装到杆部上,一来,可通过伞部对杆部进行限位,避免杆部下移;二来,可通过伞部对杆孔进行遮挡,避免雨水灰尘等通过杆孔进入上帽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水防尘绝缘子铁帽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帽与下帽示意图;
图3为上帽俯视图;
图4为杆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水防尘绝缘子铁帽,包括:下帽1、上帽2、杆部3和伞部4。
参照图2、图3,下帽1为倒置桶状结构。上帽2安装在下帽1上,上帽2内部为空腔,其顶部开设有杆孔21。上帽2上开设有连通其内腔和杆孔21的槽口22,槽口22与上帽2围壁的交界为上窄下宽的喇叭形状。参照图4,杆部3为上窄下宽的喇叭形状,且与槽口22匹配。如此,杆部3可通过槽口22插装到上帽2中,杆部3的顶端从杆孔21伸出;然后,在上帽2内将杆部3上移,便可防止杆部3从槽口22脱出。同理,将杆部3底端的直径设置为大于杆孔21的直径,便可以防止杆部3从杆孔21脱出。
本实施方式中,上帽2内安装有限位板5,限位板5通过弹簧6安装在下帽1上,弹簧6常态下,限位板5上升托乘杆部3使得杆部3上移;将限位板5下压,便可通过槽口22拆装杆部3。本实施方式中,杆部3底端为椭圆曲面,限位板5上设有与杆部3底端匹配的凹槽。
本实施方式中,杆部3上设有外螺纹31,外螺纹31距离杆部3底部的距离小于上帽2内腔的深度。伞部4中部设有穿孔,穿孔内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伞部4的直径大于杆孔21的直径。如此,伞部4和杆部3可通过螺纹连接,在将杆部3插入上帽2后,在将伞部4组装到杆部3上,一来,可通过伞部4对杆部3进行限位,避免杆部3下移;二来,可通过伞部4对杆孔进行遮挡,避免雨水灰尘等通过杆孔21进入上帽2造成污染。具体的,伞部4覆盖上帽2,以对槽口22进行防护。本实施方式中,弹簧6和限位板5均为导电金属制成。
本实施方式中,上帽2为圆角结构,以避免尖角危害。同理,下帽1为圆角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松岭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国松岭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87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广告播放方法及播放数据提供装置
- 下一篇:智能电视系统的主控设备及方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