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户外亮化灯具的高效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7850.8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8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华利生;张斌斌;杨华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广联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4 | 分类号: | G01R31/4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刘海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户外 灯具 高效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户外亮化灯具的高效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上触点和第二上触点连接DC电源的正负极,第一开关的第一下触点和第二下触点连接灯具输入端的正负极;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上触点连接DC电源的正极和灯具输入端的正极,第二开关的第二上触点连接DC电源的负极,第二开关的第一下触点连接灯具输入端的负极,第二开关的第二下触点连接至金属板,金属板与灯具的外壳相接触;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上触点和第二上触点连接DC电源的正负极,第三开关的第一下触点和第二下触点连接灯具输出端的正负极。本发明能够快速地测试户外亮化产品的性能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户外亮化灯具,尤其是一种户外亮化灯具的高效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夜景照明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城市夜间光环境和景观形象成为城市风貌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对城市建筑物和公共空间,如城市广场、商业文化街、旅游景观、纪念性建筑、历史建筑、文化建筑,主要的政府办公建筑以及交通建筑等设计和实施亮化工程,配以先进的泛光照明设备,展示其夜间丰富多彩、层次清晰、特色鲜明的光形象,建成一些品位高、质量好、与城市形象相适应的光环境场所,可很好的烘托城市中心区域的庄重、亲切、优雅的格调,使城市具有更强的时代感,从而增加城市空间的吸引力,充分表现城市环境文化信息及其建筑美学。
户外亮化照明中,一般会将灯具安装在高楼外墙处,因而对灯具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对其在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尤为重要,必须进行输入、输出的通断测试、漏电测试等等。以往的测试用分段的形式进行:先测试输入电源时的状况,再测试电源输出时的状况(“手拉手”接线方式,前灯的输出即为后灯的输入),然后再测试灯具有无短路漏电情况。3个测试过程需要来回插拔灯具的公头(输入)和母头(输出),不仅费时,还可能接错线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户外亮化灯具的高效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能够快速地测试户外亮化产品的性能状况。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户外亮化灯具的高效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上触点和第二上触点连接DC电源的正负极,第一开关的第一下触点和第二下触点连接灯具输入端的正负极;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上触点连接DC电源的正极和灯具输入端的正极,第二开关的第二上触点连接DC电源的负极,第二开关的第一下触点连接灯具输入端的负极,第二开关的第二下触点连接至金属板,金属板与灯具的外壳相接触;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上触点和第二上触点连接DC电源的正负极,第三开关的第一下触点和第二下触点连接灯具输出端的正负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采用三键式琴键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DC电源为24V电源。
所述户外亮化灯具的高效测试方法,采用上述的高效测试装置进行测试,包括以下过程:
(1)按下第一开关、关闭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灯具点亮,则表明灯具的输入正常;
(2)按下第二开关、关闭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灯具的正负极相连并接通DC电源(4)的正极,灯具的外壳与DC电源的负极相连,如果DC电源的电流发生变化,那么灯具存在漏电,否则就是合格的;
(3)按下第三开关、关闭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灯具点亮,则表明灯具输入端和输出端是导通的。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能够保证测试过程一气呵成,可以高效率地检验户外亮化灯具的质量情况,技术原理清晰,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户外亮化灯具的高效测试装置的电气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广联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广联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78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