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化顶部加载双频四臂螺旋天线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7838.7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4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余之喜;赖泽恒;杨华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大北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H01Q2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钟茜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化 顶部 加载 双频 螺旋 天线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化顶部加载双频四臂螺旋天线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天线罩、螺旋天线主体、馈电网络与有源放大电路、屏蔽腔体、底座及同轴引线;同轴引线的一端与馈电网络及有源放大电路接触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接收组件;馈电网络及有源放大电路与螺旋天线主体连接;天线罩用与底座上下可拆卸连接;屏蔽腔体与馈电网络及有源放大电路板连接;螺旋天线主体包括两组四臂螺旋天线,第一组四臂螺旋天线用于激励低频,第二组四臂螺旋天线用于激励高频;每组四臂螺旋天线分别由4条结构相同的螺旋臂单元按同一方向等间距螺旋组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紧凑,在不增加天线体积的同时,拓展工作的频带,提高增益带宽,实现小型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星导航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顶部加载双频四臂螺旋天线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卫星导航定位领域,天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GPS及北斗等卫星通信领域,尤其是微带结构和螺旋结构,已经渗透到卫星定位与通信各个领域。微带天线由于体积大,带宽窄,波束宽度小等缺点无法满足小型化市场。而螺旋天线由于重量轻,体积小,波束宽度大等优势备受关注。
目前,在卫星通信领域广泛使用的是四臂螺旋天线,传统的四臂螺旋天线单频居多,双频普遍采用两个单频螺旋上下叠层或内外嵌套方式。上下叠层方式设计双频天线不但增加天线体积,同时调试难度大,不利于小型化应用。内外嵌套结构双频天线虽然没有增加天线体积,但内外螺旋臂互相影响,造成天线增益较低,带宽窄。
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小型化双频四臂螺旋天线技术,在有限空间里,实现小型化及双频段覆盖。同时,降低螺旋臂之间的互耦影响,改善天线增益及低仰角波束宽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小型化顶部加载双频四臂螺旋天线及其工作方法,拓展工作的频带,提高增益带宽,实现小型化。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小型化顶部加载双频四臂螺旋天线,包括天线罩、螺旋天线主体、馈电网络与有源放大电路、屏蔽腔体、底座及同轴引线;所述同轴引线的一端与馈电网络及有源放大电路接触连接,用于实现四臂螺旋天线的圆极化性能及低噪声信号放大,另一端用于连接接收组件;所述馈电网络及有源放大电路与螺旋天线主体连接,用于对螺旋天线主体进行馈电;所述天线罩用于收纳所述螺旋天线主体,与所述底座上下可拆卸连接;所述屏蔽腔体与馈电网络及有源放大电路板连接,用于屏蔽空间干扰信号,提高抗干扰能力;所述螺旋天线主体包括两组四臂螺旋天线,分别为第一组四臂螺旋天线和第二组四臂螺旋天线,所述第一组四臂螺旋天线用于激励低频,第二组四臂螺旋天线用于激励高频;每组四臂螺旋天线分别由4条结构相同的螺旋臂单元按同一方向等间距螺旋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天线主体还包括一介质体,所述每条螺旋臂单元印刷于所述FPC柔性板上,并且贴附于所述介质体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介质体呈圆柱型,并且采用高频板材或空气填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四臂螺旋天线的4条螺旋臂单元的顶部分别加载有1条平面螺旋臂,所述第一组四臂螺旋天线的4条螺旋臂单元为立体直线型螺旋臂;所述第二组四臂螺旋天线的4条螺旋臂单元为折线型螺旋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四臂螺旋天线和第二组四臂螺旋天线的4条螺旋臂单元为开路臂或短路臂。
进一步的,所述馈电网络由四相位电桥组合而成,各端口相位差分别为0°、90°、180°和270°。
进一步的,所述馈电网络由三组3dB相位差90°电桥组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馈电网络由三组威尔金森功分器组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馈电网络由三组T型功分器组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大北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大北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78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