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机车电容器生产线用绕线整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6998.X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0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涂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巨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2 | 分类号: | H01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郑健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机车 电容器 生产线 用绕线 整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机车电容器生产线用绕线整理装置,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而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电力电子电容器则属于电容器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这类轨道机车电容器中,芯子线圈属于重要的组件,其生产方法和设备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轨道机车电容器的运行稳定性。
芯子线圈一般有外层包覆有绝缘层的铜导线卷绕而成,线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企业能力和水平的不同,采用的制造方式也不同,主要包括机械制造、半机械制造或手工制造三种。全机械制造工艺对设备及工艺要求高,但为了提高线圈的规整性和一致性,将会逐步取代半机械制造或手工制造,成为芯子线圈卷绕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目前,芯子线圈的卷绕大都依靠机械化生产线进行,依次通过放线装置、整理装置对导线进行整理,而后通过卷绕机构卷绕成电容器芯子,现有的机械生产线大都采用不易损坏的硬质材料制成,容易造成导线破损,影响电容器的使用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线整理装置,能够在提高机械化生产线对导线的保护的同时,实现对导线平滑程度的整理。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轨道机车电容器生产线用绕线整理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按照导线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放线卷、整理机构、卷绕机构,所述整理机构内开设有贯穿的导线通道,所述整理机构一侧的导线通道端部设置有螺纹连接端,所述整理机构上设置有与螺纹连接端连接的锥形头,所述锥形头内贯穿有指向导线通道的“V”形整理通道,所述整理机构靠近锥形头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与导线通道连通的条形开口,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指向条形开口的风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整理通道包括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进线口内径沿导线移动方向逐步缩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整理机构侧面包裹有螺旋环绕的软质垫层,所述软质垫层嵌入到整理机构侧壁内、并伸入至导线通道,所述软质垫层上设置有清洁液注射器,所述清洁液注射器可向软质垫层内注入清洁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工作台底部设置有驱动放线卷转动的驱动电机。
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风机对经过整理通道的导线进行吹灰操作,并且由于整理机构内的导线通道呈贯穿结构,气流能够从线通道内经过并流出,清灰效果优异;其次通过整理通道采用的“V”形空间结构,让导线经过时产生细微的形变,从而将部分不平整的导线进行捋平,有益效果显著。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轨道机车电容器生产线用绕线整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整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机车电容器生产线用绕线整理装置,包括工作台10,工作台10上按照导线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放线卷20、整理机构30、卷绕机构40,整理机构30内开设有贯穿的导线通道31,整理机构30一侧的导线通道31端部设置有螺纹连接端35,整理机构30上设置有与螺纹连接端35连接的锥形头33,锥形头33内贯穿有指向导线通道31的“V”形整理通道34,整理机构30靠近锥形头33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与导线通道31连通的条形开口32,工作台10上设置有指向条形开口32的风机50。该方案中,风机50和条形开口32相配合,能够对经过整理通道34的导线进行吹灰操作,并且由于整理机构30内的导线通道31呈贯穿结构,气流能够从线通道31内经过并流出,清灰效果优异。
上述方案中,轨道机车电容器生产线正常运行时,导线经过放线卷20进行放线,然后经过整理机构30进行整理,将部分导线不平整的部分捋平,最后通过卷绕机构40卷绕成芯子线圈。上述方案中,整理机构30中的锥形头33内设计有“V”形整理通道34,使用时,导线从放线卷20进入到整理通道34内,通过整理通道34采用的“V”形空间结构,让导线经过时产生细微的形变,这种形变并不影响导线的平滑度,而且能够对部分不平整的导线进行捋平。为了提高整理通道34的整理效果,可以将整理通道34设计为进线口34a和出线口34b的结构,进线口34a内径沿导线移动方向逐步缩小,该优选方案有助于导线进入到整理通道34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巨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巨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69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