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外壳体两点式注胶热流道结构、注塑方法和注塑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4422.X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0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昌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昌银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28;H01M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葛钟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外壳 两点 式注胶 热流 结构 注塑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外壳体两点式注胶热流道结构,涉及塑料注塑成型技术领域,解决了如何使蓄电池外壳体平衡注塑成型的技术问题。包括两个热嘴、分流板、驱动机构和用于注胶的注射嘴,两个热嘴分别相对于蓄电池壳体的顶面中心位置对称前后设置,两个热嘴的下端分别位于蓄电池壳体的顶面的对角线上;分流板的下端分别与两个热嘴的上端连接并连通,驱动机构与分流板的上端连接并位于注射嘴的两侧,且分别同步驱动两个热嘴开启或关闭,注射嘴位于分流板的上端中心位置与分流板连接并连通,并通过分流板分别与两个热嘴等间距连通;注射嘴将胶体注射至分流板并分别同时从两个热嘴流出完成平衡出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蓄电池外壳体两点式注胶热流道结构、注塑方法和注塑机。
背景技术
对于蓄电池外壳体的注塑成型通常采用传统的三板模冷流道注塑结构或七点热流道注塑结构。
其中,三板模冷流道注塑结构的缺陷在于塑胶原料浪费严重,成型周期长,产品外观色差明显及不利于自动化生产。
七点热流道注塑结构的缺陷在于前期开模成本较大,因热流道行业的开模费用通常以点数计费。如蓄电池外壳体需要在分流板上开设七点完成注塑,如此开模成本较大。由于在分流板上开设七点,从而分流板的强度偏弱,进而导致注塑模具的强度偏弱。
请参阅图6至图8,其中图6是现有技术中七点热流道注塑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D-D剖视示意图,图8是图6中E-E剖视示意图。七点热流道注塑结构包括一个分流板3和七个热嘴2。在分流板3的内部开设有一字型流道30,并在分流板3的底部开设分别与流道30连通的七个分流孔。七个分流孔分别对应与七个热嘴2连接并连通。蓄电池外壳体1的内部空间被等分为六格,由七条筋位11隔开,每个筋位11上对应一个热嘴2。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时间控制器来控制每个热嘴的进胶量,但是还是容易重现各个热嘴进胶量的不同,还会带来注塑工艺调节较复杂的问题。从而造成筋位的尺寸会有偏差,进而导致产品装配干涉。由于七点注胶量不均衡还会带来型芯偏心、胀模、筋位缺胶、筋位偏移等问题从而导致产品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外壳体两点式注胶热流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何使蓄电池外壳体平衡注塑成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蓄电池外壳体两点式注胶热流道结构,用于对蓄电池壳体浇注成型,包括两个热嘴、分流板、驱动机构和用于注胶的注射嘴,两个所述热嘴分别相对于所述蓄电池壳体的顶面中心位置对称前后设置,两个所述热嘴的下端分别位于所述蓄电池壳体的顶面的对角线上;所述分流板的下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热嘴的上端连接并连通,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分流板的上端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注射嘴的两侧,且分别对应同步驱动两个所述热嘴开启或关闭,所述注射嘴位于所述分流板的上端中心位置与所述分流板连接并连通,并通过所述分流板分别与两个所述热嘴等间距连通;所述注射嘴将胶体注射至所述分流板并分别同时从两个所述热嘴流出完成平衡出胶从而达到使蓄电池外壳体平衡注塑成型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机构同步驱动两个热嘴同时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分别从两个热嘴出胶的同步进行。通过使两个热嘴分别位于蓄电池壳体的顶面的对角线上,注射嘴位于分流板的上端中心位置,而分流板与蓄电池壳体的顶面平行设置,从而胶体从注射嘴流入至分流板内的中心位置,并分别从分流板内部向前后对称的两个热嘴处流去。由于胶体在分流板内部流动的路程相同,从而能够达到从两个热嘴平衡出胶的目的。将热嘴设置为两个,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开模成本,从而节约生产成本。本发明能够避免传统冷流道产生的水口料,从而有效的节约原料成本,实现自动化生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昌银,未经赵昌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44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稳定的线束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硅橡胶线挤出模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