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路面环氧超薄密水抗滑层施工作业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4232.8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9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苗德山;陈佩林;林洲;曾利文;吴政锋;李坚;张东娇;张晓昕;何斌;彭智育;林晓峰;邹志宁;杨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交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21 | 分类号: | E01C19/21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路面 超薄 密水抗滑层 施工 作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环氧超薄密水抗滑层施工作业车,包括驾驶舱和车架,所述驾驶舱上和车架上设有轮子,车架上设有位于所述轮子后方的集料投放装置和用于喷射环氧沥青的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包括用于向地面垂直喷洒环氧沥青的第一喷洒管和向后方喷洒环氧沥青的第二喷洒管,第一喷洒管位于第二喷洒管与驾驶舱之间,投放装置上设有位于第一喷洒管后上方的投料口。本发明提供的沥青路面环氧超薄密水抗滑层施工作业车,其采用两种喷洒管,形成的环氧超薄密水抗滑层的平整性、耐磨性和力学稳定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路面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环氧超薄密水抗滑层施工作业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道路与环境的协调性以及道路的安全性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道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雨雪等不良天气情况下,常有于路面的抗滑性差,而发生交通事故。
在使用过程中,各等级公路和市政道路路面受到车辆荷载、气候环境等因素长时间的作用下,路表抗滑性能逐年衰退。一些质量较差的道路,在路面并无其他严重病害的情况下,在3~4年内路表抗滑性能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安全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保证路面的使用功能,有效保障行车安全,公路管理部门或运营商会及时的进行养护维修,修复路面的抗滑功能。为了尽量减小道路的路面抗滑性能的衰退,在公路路面投入使用时或者使用时间较短时,会进行抗滑功能的养护,以有效延缓路表抗滑功能的急速衰减,其属于预防性养护的范畴。
目前,市场上采用的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抗滑性能修复或预防性养护的方法主要有薄层罩面和表面封层两大类。其中,薄层罩面技术通常用于原有路面存在结构破坏或者功能型病害较为严重的情况。薄层罩面技术往往需先修复路面结构型病害,再处治功能型病害,在此基础上为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而加铺薄层罩面。表面封层通常用在路面无结构性病害,并且功能性病害不严重的情况,主要包括稀浆封层、微表处、碎石封层以及雾封层等。
但是,现有的修复材料和技术对路面的抗滑功能修复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对抗滑功能衰退较快的一些特殊路段,现有修复材料和技术的修复速度慢、成本较高,难以满足短周期的多次反复快速修复的要求。
环氧沥青是一种由环氧树脂、固化剂与沥青经过复杂的化学改性所得的混合物。固化后的环氧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强度与力学性能均较高的材料,并且对温度的敏感程度较低。美国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并推广使用环氧沥青混凝土,而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则较晚。
环氧沥青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粘结度、抗疲劳、耐腐蚀等优良的性能,常用于路面抗滑性能修复或预防性养护。
目前,环氧沥青施工作业车往往是先将环氧沥青喷洒至地面,然后铺设集料,该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抗滑性,但是由于喷洒环氧沥青时不均匀,导致了抗滑层不能进行良好的结合、牢固性较差,从而影响了路面的耐用性及抗滑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路面环氧超薄密水抗滑层施工作业车,其采用两种喷洒管,形成的环氧超薄密水抗滑层的平整性、耐磨性和力学稳定性更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环氧超薄密水抗滑层施工作业车,包括驾驶舱和车架,所述驾驶舱上和车架上设有轮子,车架上设有位于所述轮子后方的集料投放装置和用于喷射环氧沥青的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包括用于向地面垂直喷洒环氧沥青的第一喷洒管和向后方喷洒环氧沥青的第二喷洒管,第一喷洒管位于第二喷洒管与驾驶舱之间,投放装置上设有位于第一喷洒管后上方的投料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投料口的投料方向与作业车的行驶方向相垂直,第二喷洒管喷洒方向与投料口投料方向的夹角为45°-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交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交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42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