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均匀淋滤且可分层取样的土柱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2750.6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8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韦壮绵;周彦兆;张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238 | 代理人: | 龚春来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匀 淋滤 分层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均匀淋滤且可分层取样的土柱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由于矿山开采形成的三废超标排放,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污灌面积的逐渐扩大,使得土壤污染日益加重,为控制和治理土壤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了解和研究降雨条件下土壤污染物垂向迁移规律越发重要。目前国内外研究在降雨条件下土壤污染物垂向迁移大都采用室内土柱淋滤模拟实验,室内土柱淋滤模拟实验是最常规且较为成熟的实验方法,但现有的土柱淋滤装置存在一定的缺陷,淋滤装置一般采用喷嘴式或钟管式,喷嘴式淋滤装置适用于大型土柱实验,这样会消耗较多材料,实验难度很大且需要消耗电能,钟管式淋滤装置会使布水不均匀,使得土壤的密度及结构等理化性质遭受破坏,而且现有的土柱装置都是一体化结构,存在在淋滤过程中只能取到淋滤样品,不能取到土壤样品的缺陷,土壤样品只能在实验结束之后才能取出,同时在取土样时还存在淋滤液外漏和取样口土壤坍塌等取样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匀淋滤且可分层取样的土柱装置,包括供液瓶、积液瓶、支撑杆、第一土柱体和第二土柱体,所述第一土柱体和所述第二土柱体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且均被所述支撑杆固定,所述第一土柱体的上端通过第一导管连接所述供液瓶,下端通过设有控制阀的第二导管连接所述第二土柱体上端,所述第二土柱体下端通过第三导管连接所述积液瓶,所述第一土柱体包括上部的土柱管接头和下部的土柱管,所述土柱管接头和所述土柱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土柱管接头内还设置有弧形布水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土柱体和所述第二土柱体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土柱体具有相同结构特征的土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布水器为圆弧拱形板,所述圆弧拱形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过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土柱管接头和所述土柱管均具有外螺纹,所述土柱管接头和所述土柱管分别通过螺纹旋入一螺纹套管的两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土柱管下部设有多孔筛板,所述多孔筛板上覆盖着若干层纱布。
进一步地,所述土柱管接头上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将所述土柱管接头盖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管上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导管内流量的流量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土柱体底部连接着具有止水夹的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下端固定于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供液瓶是下部设有出水口的马氏瓶,所述第一土柱体的上端通过第一导管连接所述出水口。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一种均匀淋滤且可分层取样的土柱装置的土柱体由土柱管接头和土柱管通过螺纹套管连接组成,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取土壤样品时,暂停淋滤,通过旋转螺纹套管拆卸土柱管取出土壤样品,取出土柱管内土壤样品后,安装土柱管继续淋滤完成实验,解决了淋滤过程中无法取到土壤样品的问题,实现了实验过程中取到土壤样品和淋滤液样品的功能。
(2)本发明一种均匀淋滤且可分层取样的土柱装置在土柱体中使用弧形布水器来实现淋滤液的均匀淋滤,解决了因淋滤不均匀造成的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的问题,同时均匀布水器板造价低,结构简单,适用于实验室研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均匀淋滤且可分层取样的土柱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土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弧形布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土柱体,2-第二土柱体,3-供液瓶,4-积液瓶,5-第一导管,6-第二导管,7-第三导管,8-流量计,9-控制阀,10-软管,11-止水夹,12-底座,13-支撑杆,14-固定夹,15-土柱管接头,16-土柱管,17-螺纹套管,18盖板,19-弧形布水器,20-多孔筛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27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