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高分子羟甲基壳聚糖污水处理药剂及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22124.7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7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卓森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54;C02F1/56;C02F9/14;C02F101/10;C02F101/14;C02F10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陈永宁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高分子 甲基 聚糖 污水处理 药剂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纳米高分子羟甲基壳聚糖生活污水处理药剂及处理方法,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羟甲基壳聚糖15‑25份、海藻酸钠5‑10份、多孔海绵石墨烯5‑10份、糠酮醛树脂25‑30份、改性海藻酸基纤维15‑20份、等。本发明改性壳聚糖基溶液,采用纤维作为改性壳聚糖基溶液成型的载体,将纳米二氧化钛接枝在表面增大其表面积比,在大表面积外层使用无机阳离子聚氟化硅,与有机阴离子聚烯酰胺形成静电吸附,保证了材料在大表面积比的基础上的稳定性和牢靠性。通过此方法,并添加药剂对生活污水进行多级除污处理,效果明显、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发明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纳米高分子羟甲基壳聚糖生活污水处理药剂及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污水处理率和处理深度的增加,污泥排放量在以每年10-15%以上的速度增长,但是配套的污泥处理处置却没有取得较大进展。由于技术、政策等原因,国内大部分城市污水污泥都是利用填埋处置方式,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污泥的二次污染问题极为严重。高含水率污泥的大量填埋导致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以至许多城市找不到填埋场。污泥渗滤液在许多地区成为地下水的污染源,填埋场也成了蚊虫滋生地,填埋气则成为了大气的污染源。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逐步转向以污泥干化为基础的资源化循环利用为主,焚烧逐步减少,污泥填埋的比例逐渐下降,甚至禁止污泥土地填埋。而污泥干化是污泥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处置的关键环节。
现有的自然能源主要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等,其中水资源占据了地球的大部分面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能源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污水越来越多,然而对废水的处理能力却跟不上用水规模的迅速扩张,不能有效地实现科学循环利用水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高分子羟甲基壳聚糖生活污水处理药剂及处理方法,通过此方法,并添加药剂对生活污水进行多级除污处理,效果明显、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纳米高分子羟甲基壳聚糖生活污水处理药剂,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羟甲基壳聚糖15-25份、海藻酸钠5-10份、多孔海绵石墨烯5-10份、糠酮醛树脂25-30份、改性海藻酸基纤维15-20份、无机盐类净水剂60-80份、二氯异氰尿酸钠10-20份、聚丙烯酰胺10-25份、活性炭10-25份、己二胺四甲叉膦酸5-15份、分散剂4-12份、碳酸氢钠1-4.5份、己二酸0.5-1.5份、沸石3-7份、硅藻土8-12份。所述的改性海藻酸基纤维制备方式为:
取海藻酸、70%盐酸按照体积比1:1混合,并加入总重量6倍的去离子水加热至110℃搅拌均匀的混合液A,在混合液A中加入醋酸纤维束,配比为1ml:0.2g,保持该加热温度继续搅拌25min至均匀得海藻酸基纤维液备用。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无机盐类净水剂为聚合铝盐、铝盐、锌盐、铁盐、钙盐、聚合铁盐、镁盐、硼盐、和硅系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为10000以上。
一种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活污水首先通过滤设备将水中悬浮的及漂浮的污染物进行过滤并回收,同时将水体总的鱼类等生物进行过滤,避免其随水体流动,然后将经过过滤的水体通过固液分离设备,并将水体中的大颗粒塘泥、腐殖质等沉淀物进行回收,然后将余下的水体继续在水净化处理水系系统内流动;
再送入污水净化处理系统,生活污水经管网进入栅格井,然后自流入沉砂池、初沉池,使用物理方法过滤废水中不溶解的悬浮固体和漂浮杂质;
(2)将过滤后的生活污水通过水泵提升入生物反应处理池,采用生物方法深度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卓森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卓森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21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货车便捷卸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屏蔽效能的风冷机箱